【 第1頁 第2頁 】 
澳報:親民黨放水排馬條款 旨在警告國民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18 11:39:53  




  但不應發生的事情,昨日終究還是發生了。在程序委員會審議由民進黨團所提《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第二十六條修正草案》及由台聯黨團所提《人民團體不當黨產條例》等爭議性法案時,親民黨的委員竟然全部未到會。更令人感到驚詫的是,國民黨黨鞭也未到場“督陣”(可能是去了法院聲援第二次出庭的馬英九),使到本來是泛藍委員過半的程序委員會,變成了泛綠委員過半,因而都闖關成功,得以順利排入後日院會報告事項議程。

  文章質疑,程序委員會的親民黨委員為何沒有出席昨日的會議?究竟是一時疏忽,還是刻意這樣做,藉此勒索國民黨必須在“立委”候選人提名時親民黨協調,並抗議國民黨拒絕在基隆市長補選中進行協調合作?

  要說是“一時疏忽”,難以令人置信。因為以往國、親兩黨都十分重視程序委員會表決這一關,“把關”甚嚴。正因為如此,“軍購法案”連續闖關一百多次,都被擋了下來。

  文章指出,當然,也有泛綠陣營法案闖關成功的個案。那就是去年十月二十四日,程序委員會表決“軍購法案”和“黨產條例”。在表決“軍購案”時,國民黨的委員甘冒讓馬英九落得個“說話不算數”罵名的政治風險,也要改變初衷,順應親民黨的立場,並與之聯手投出否決票,使到“軍購案”再次被封殺在程序委員會的門前。但在表決“黨產條例”時,親民黨並沒有知恩圖報,卻是勾結民進黨護送“行政院”版《政黨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草案》排入“院會”報告事項議程。親民黨此舉,被視為宋楚瑜要逼退國民黨台北市長候選人郝龍斌,好讓自己能打贏台北市長選舉這場“人生規劃最後一仗”。

  按此前例,親民黨昨日在程序委員會“放水”“排馬條款”,是否又要向國民黨進行“政治勒索”?由於在“二零零八”這一仗中,宋楚瑜已表明不會參選,並聲稱將全力支持馬英九,故相信不會是為了“逼退馬英九”。但與此同時,親民黨在基隆市長補選一役中,本來希望國黨能夠協調,共推劉文雄參選,但國民黨不買賬,仍是決定提名張通榮,使到親民黨上下憋了一肚氣。另一方面,面對實行席位減半和“單一選區兩票制”的年底“立委”選舉,親民黨將會有“泡沫化”的危險。為了救黨,希望國民黨能“手下留情”,在某些選區禮讓親民黨的候選人。國民黨確是有進行與其協調的計劃,在自己推不出強棒的選區,禮讓當選機會較高的親民黨人。但在另外一些親民黨志在必得的選區,國民黨認為自己的候選人也有機會當選,而堅決不讓,這也讓親民黨頗為惱火。因此,親民黨昨日在“排馬條款”上的“放水”行為,似是與這兩項選情有關。

  那麼,馬英九豈非是真的很危險?看來,已經揹負了對馬英九有“瑜亮情結”原罪的宋楚瑜,不會蠢到授人以柄,坐實自己的原罪,及揹負“歷史罪人”的罪名。因此,他將會在後日的“院會”上,動員親民黨“立委”與國民黨“立委”聯手,阻擋“排馬條款”逕付“二讀”,並將之退回程序委員會。

  文章指出,實際上,去年十月二十七日,親民黨在“院會”審議“黨產條例”時,就一改曾在程序委員會“放水”的態度,與國民黨、無黨聯盟聯手封殺之,將之退回程序委員會。相信,親民黨對“排馬條款”的態度,也將如出一轍。但畢竟是國民黨和馬英九都已虛驚了一場。由此,國民黨也確實是需要思考“親民黨存在價值”及“關鍵少數”的問題了。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