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19日電/台灣《聯合報》今天發表題為“政治自殺:社會‘排藍’,兩岸“趨藍’!”社評,指出民進黨現在的政治路線,將造成“分裂的社會”與“分裂的政策”。
社論表示,先談“分裂的社會”。民進黨非但在黨內初選民調有“排藍”之議,其實在“正名”、“拆銅像”、“四要一沒有”等實際行動上,皆是撕裂社會之舉。民進黨似乎認為,北高選舉顯示,僅憑“綠”已足贏得選舉,因此不必再對“藍”假以辭色;至此,民進黨嘗試做為“全民政黨”或“全民政府”的思維不啻已經完全放棄。
民進黨此時的姿態是:將以“排藍”贏得選舉,然後建立一個“排藍”的“純綠”政權。這種新思維儼然認為,“綠”已是一個“自給自足”的政治體系,倘不“排藍”,即不能回報綠的支持,維護綠的利益,及實現綠的憧憬。基於此種思維,才會出現以“撕裂社會”為主軸的政治操作;不復見“整合社會”、“中間路線”及“療傷止痛”的號召。
社論稱,再談“分裂的政策”。民進黨在撕裂社會的同時,卻在兩岸政策上出現大幅鬆綁的跡象。繼開放八吋晶圓登陸後,如今陸客來台觀光及假日直航包機皆進入倒數計時階段;一旦實施,兩岸關係必將更形緊密,難以切割。然而,兩岸政策的此種“趨藍”走向,卻與前述的“排藍”思維是矛盾的(因為,藍主張兩岸交流),更與“四要一沒有”南轅北轍。打左燈,向右轉。難道民進黨打算以“排藍”贏得選舉,選贏後再回到“藍”的路線?
如今浮現的問題是:一方面,民進黨鬆綁兩岸關係,顯在回應世界局勢的“大氣候”;另一方面,民進黨深化“撕裂社會”,則是反映了黨內權力鬥爭的“小氣候”。然而,倘若未來兩岸政策“趨藍”,為何現在對內要如此慘烈地“排藍”?反之,現在對內以“排藍”來“綠化”社會,未來若在兩岸政策上“趨藍”,豈不是欺騙了綠?
社論認為,民進黨的台獨操作,對內“排藍”其實只是自相殘殺的手段,造成了“分裂的社會”;但是,如此不僅未能抵禦中共,且在陸客來台觀光及假日包機直航上,更顯示民進黨已無力抵拒“趨藍”的潮流走向,於是形成了“分裂的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