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皇甫平”解讀溫家寶“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說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18 10:45:43  


資料圖:人民日報原副總編、筆名為“皇甫平”的周瑞金。
  中評社香港3月18日電/3月16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兩會記者招待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強調: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不是悖離的。民主、法制、自由、人權、平等、博愛,這不是資本主義所特有的,這是整個世界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類共同追求的價值觀。社會主義民主歸根結底是讓人民當家做主,這就需要保證人民的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權利;就是要創造一種條件,讓人民監督和批評政府;就是要在平等、公正和自由的環境下,讓每一個人都得到全面的發展;就是要充分發揮人的創造精神和獨立思維的能力。民主制度同任何真理一樣,都要接受實踐的考驗,任何地區和國家,民主制度的狀況、優劣,都要以實踐為標準。

  2月26日,溫家寶總理發表《關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歷史任務和我國對外政策的幾個問題》,表達了相同的觀點,並進一步指出“社會主義制度還不夠成熟”。文章發表以後,引起了海內外輿論的廣泛關注。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兩大歷史任務說的提出,有哪些新意?兩者之間是什麼關係?社會主義制度還不夠成熟,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如何在現代化進程中抓住戰略機遇期,實現民主政治建設的突破?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需要做好怎樣的準備?圍繞這些問題,《新京報》日前採訪了人民日報原副總編、筆名為“皇甫平”的周瑞金先生。

  強調記住國情,不會頭腦發熱

  新京報:能否簡單評價一下,溫家寶總理這篇文章有哪些現實意義和歷史意義?

  周瑞金:1987年,中共十三大第一次系統地論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問題,到今年已經是20年了;今年又是鄧小平同志南巡15週年、逝世10週年。整篇文章引用了小平同志南巡講話的不少觀點,我認為很有其深遠意義和現實意義。

  經過了28年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我國社會生產力有了很大發展,綜合國力有了很大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水準有了普遍提高。在這種情況下,溫總理強調我們國家將長期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而且非常鮮明地指出了我國生產力不發達的狀況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變,我們還是發展中國家,會使我們冷靜對待已經取得的成績,時刻記住中國的基本國情,不要頭腦發熱,在處理面臨的各種矛盾、各種問題時,從我國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現實出發;同時,我們也不能超越階段,對改革、發展和民生問題提出過高要求。我們只能夠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角度來理解、看待當前處理、解決我們面臨的問題。

  相對經濟改革,政治、文化、社會體制比較滯後

  “溫家寶總理原文”

  我國正處在並將長期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初級階段就是不發達的階段。這個不發達首先當然是指生產力的不發達……但講初級階段,不光要講生產力的不發達,還要講社會主義制度的不夠完善和不夠成熟。

  新京報:能否從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關係角度,談談你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解?

  周瑞金: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已經建立,所以社會制度總體上是先進的,我們已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但同時經濟基礎比較薄弱,生產力還不是很發達,與之相適應的生產關係、上層建築還不完善,這就是初級階段的意思。從這兩對基本矛盾角度來理解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那就比較清楚地看到,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方向之所以不能夠動搖,就在於為了從這兩個方面來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我們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都是有利於社會主義制度的鞏固和發展的,因此我們在改革開放過程當中,既推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又推動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的完善和成熟,也就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成熟。

  新京報:社會主義制度不夠成熟和完善,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周瑞金:從歷史角度上說,我們黨領導國家革命和建設,經歷了三個28年:第一個28年從1921年到1949年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領導全國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取得了民主革命的勝利;第二個28年是從1950年到1978年的探索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雖然在所有制改造、國防建設(兩彈一星)、經濟建設(基本建成完整工業體系)、外交(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進入聯合國、三個世界理論的提出)方面取得可喜成就,但也發生了“文化大革命”這一嚴重的錯誤。一個國家能發生像“文化大革命”這樣長達十年的內亂,這就充分說明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很不完善、很不成熟。小平同志曾經講,像文化大革命這樣的內亂,在歐美國家是根本不可能發生的,他們的制度能夠阻止這種情況的發生。而我們沒有辦法來阻止它,確實說明我們的制度是不完善、不成熟的。

  正是基於上述認識,以鄧小平、胡耀邦為代表的共產黨人深刻總結了第二個28年的歷史教訓,以政治理論的大氣魄和大智慧,實現了偉大的歷史轉折,撥亂反正,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新時期。這就進入了我們黨的第三個28年:從1978年到2006年,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時期。在這個28年中,我們國家的工作重點放在經濟體制改革上面,對社會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起了很大的促進和推動,同時也相應帶動了政治體制和文化體制上的改革。相比較第二個28年來說,社會主義制度完善和成熟了不少。但相對經濟體制改革來講,政治、文化、社會體制改革比較滯後,社會主義制度的不成熟、不完善還是很明顯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