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溫總善言挺港 優勢地位當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17 09:48:53  


  中評社香港3月17日電/全國人大十屆五次會議昨日在京圓滿閉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隨即舉行了中外記者招待會,廣泛就中國的民主、民生、反貪以及空間實驗等問題作出回答。

  《大公報》今天發表社評說,在回答香港記者的提問時,溫總理指出:香港目前正處於一個重要的發展時期,香港具有特殊的區位優勢,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航運中心、貿易中心的地位不可代替。溫總理還著重指出:香港回歸十年來,中央堅定不移地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堅決按基本法辦事,沒有干涉屬於香港特別行政區內部的事務。

  對正經歷特區第三屆特首選舉的香港市民來說,溫總理這番話,說得非常及時、非常具體,應該引起人們的注意和深思。事實是,溫總理話中提及的香港優勢,包括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的特殊區位優勢,以及有著世界上最自由的經濟體系、廣泛的國際聯繫、較為完備的法制、眾多經濟管理人才等,確實都是香港經濟賴以成功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是港人一直引以為傲之所在;而與之相適應的務實埋頭苦幹、多做事少說話、多講經濟少講政治,還有要懂得珍惜、自求多福,更是港人社會一貫的傳統價值觀。直到今時今日,對這些傳統價值觀,絕大多數港人仍是深信不疑的。

  社評說,然而,回歸以來,一些人的想法和做法卻完全與之背道而馳。眼前的特首選舉,候選人之一的梁家傑及其支持者,把“一人一票”說成是港人社會當前最迫切的需求,把“普選”的價值誇大為凌駕一切以上,是可以解決一切社會、經濟、民生問題的萬應靈方,彷彿只要有了普選,不需要中央支持、政府規劃、業界努力、市民奮鬥,繁榮穩定的“餡餅”就自然會從天上掉下來。這種“普選至上”、“普選萬能”的觀點,其實恰恰就是對香港優勢和根基的最大破壞,是對港人傳統價值觀和市民長期努力成果的一種否定,是十分錯誤和危險的。

  個別政客或一些別有用心者,今日大肆鼓吹“二○一二雙普選”、“有得揀才是老闆”,是不要“成本”、也不理會“成本”的;但一旦港人社會循此“魔笛”聲音手舞足蹈下去,卻是要付出代價的,一旦根基動搖、優勢漸失,到時再驚呼什麼“邊緣化”,已是“喊都無謂”矣。

  社評指出,同樣需要注意的是,中央貫徹“一國兩制”的決心和誠意不可以被理解為香港什麼事情中央都不可以過問,而且反過來,連憲法、基本法明確規定屬於中央的權力也要被指為“干預”、甚至妄想要將之“取締”。梁家傑參選政綱中提出取消中央任命權等違憲違法之議就是使人震驚和絕不可以接受的。

  香港的一切憲制權力來自中央、來自基本法、來自全國人大常委會,包括普選,也是如此。普選不是梁家傑、陳方安生等人的“發明”、更不是他們對港人的“恩賜”。港人只要按照基本法,選好特首,發展經濟,構建和諧,普選自會按部就班、“最終達至”。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