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八名全國人大代表履職集體採訪(全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11 12:05:06  



  檢察日報記者:請問童海保委員,您非常關注人大代表制度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您在此之前也從事過很長時間的檢察工作。從近幾年發生的一些案件來看,由人民代表提出來的腐敗官員被查出來的比較少,甚至是沒有。請問,在今後工作中,如何加強人大代表監督腐敗官員的能力?如何完善人大代表監督腐敗官員的制度? 

  童海保:我剛剛轉到人大,在檢察戰線工作了27年,長期在反腐敗一線摸爬滾打,履職的願望特別強烈。這四年我提出的議案達到112件,建議39件,被採用了74件,今年我又遞交了30多份議案。有人認為,為什麼有這麼強的願望?這與我檢察職業,長期和陰暗面、和社會腐敗分子打交道有關係。 

  童海保:回答這個問題,我舉我的一個議案。這三年我連續提出要建立中國特別反腐敗議案,提出由四部分構成的多元法律,稱為特別法。在反腐敗結構上,我們希望建成中紀委模式,把紀委、監察、檢察院,甚至於武警,各種力量組成在一起,對腐敗形成一種泰山壓頂之勢,讓他不能承受。這個議案提出三年以後,一直到2005年8月份,中紀委和監察部給我打了電話,說正在研究我們國家的廉政法,我聽了特別高興。前天我在報紙上又看到一條消息,這條消息講,我們國家準備組建國家預防腐敗局,看來國家要在反腐敗隊伍建設上要動真格的、下大力氣,對我們長期從事檢察工作和在基層的人大代表是一個非常喜悅的事。人大代表還是要講真話、做實事,對腐敗予以懲治,能夠起到一定的控制能力。

  四川日報記者:請問傅勇林代表,2003年制定反就業歧視法,您在什麼層面和程度推進了這項工作?您在履職五年當中,平均每年提出議案和建議達到20多件。每年有新的代表參加新一屆人代會,如果讓您給他們一個建議,用一句話,您會給他們建議?讓他們更好地履職做好議案和建議工作。 

  傅勇林:反就業歧視問題是黨中央、國務院非常關注的,也是廣大百姓關注的問題。當然也是我們國家在現代化建設過程當中不可回避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業關係到國計民生,關係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作為一個人大代表,這是我們的職責所在。我們許許多多代表都很關注這類問題。比如湖北周洪宇代表等,在不約而同的情況下都提到相同的議案和建議。所以我相信,反就業歧視法的相關倡議是許許多多代表,關心國計民生,關心國家長足發展,關心老百姓的生活,是我們共同關心的成果。

  傅勇林:全國人大常委會已經開始提請審議的法律叫做促進就業法,應該說這個提法和當初提出的反就業歧視法,從法理上更具有積極意義。從某種意義上講,能從制度層面真正促進就業,真正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這一年來,通過許許多多代表的調研、視察、觀察,通過瞭解老百姓的所思所想,在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傅勇林:至於下一屆代表的履職,我特別想說的就是毛主席說的八個字:胸懷祖國,放眼世界。通過我們的理性觀察,通過我們的善於學習,緊緊與人民意願聯繫在一塊。中國正在更加自信地走向世界,我們更加積極參加世界城市分工,中國正在以自己生動的現代化時代對整個世界作出應有的貢獻。在充分吸收全人類文明成果的基礎上,要反思我們的日常實踐。在這個過程當中,人大代表應該通過理性思考,提出一些對國計民生有長遠、深遠影響的議案和建議,共同促進我國的現代化建設。 

  中央電視臺記者:請問唐祖宣代表,據我瞭解,您是一位中醫專家,同時是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提出了345件議案和建議,作為中醫專家和人大代表,做好都是不容易的。您在履職過程中怎麼保證議案和建議的質量?  

  唐祖宣:我擔任縣、市、省、全國人大代表25年了,提出議案345件。在十屆人大提出100多件議案,這些議案全部得到了回復。同時我還向國家有關部門反映社會的熱點、難點問題。議案建議是人民代表的職責,是履行民主權利,反映民情、民意的重要方式。要提出好的議案:第一,要參加視察。第二,要調研。去年我調研了三次。第三,我是一個醫生,經常給農民看病,經常把他們的熱點、難點問題記錄下來,反映到上面來。例如在七屆人大時,我在1989年做了一次調查,農民收入低,政策一到農村都變樣了,每一項政策都成為農民的一項負擔。回來以後,我寫了意見和建議上報了。2005年,我花16天、行程2400公里,到河南鄭州的258個村進行調查,在調查中發現,農民變富了,中央各級財政對農村投入加大,村村通公路,實行了新型合作醫療,尤其是農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得到了解決。農民都評價,胡錦濤是我們農民的好書記,溫家寶是我們農民的好總理。

  唐祖宣:我是中醫,中醫是中國的偉大寶庫。但是由於中醫中藥分家,造成醫生不知道藥,藥也不懂醫,在社會上出現很多中醫騙子,說是祖傳秘方,給人民群眾帶來很大損害。我在會議上提出了議案160多件,都得到了答復。今年,我又帶來了20多件關於中醫藥存在問題的議案。 

  新京報記者:請問楊紹軍代表,您來自民營福利機構,您認為民營福利機構在運行中有哪些困難?政府在哪些方面可以有更多的作為? 

  楊紹軍:我自己從事慈善事業25年,我認為作為一名代表,要扎扎實實地為人民群眾做幾件切實的工作。1982年我就開始養孤寡老人,1995年在各級政府的關懷支持下,我創辦了一個托兒院。現在在院孤兒有238個,他們長大以後,讀大學、研究生的都有,在部隊的也有20多個。從這個方面來說,圍繞弱勢群體方面開展的工作更多一點。作為一個代表,要把人民群眾的疾苦和急事都反映給政府,解決人民群眾的困難,在這方面我做的很多,也做了一些深入調查。特別是2000年,看到農村孤寡老人、五保戶生活沒有著落,我建議當地政府要保證孤寡老人的生活保障,當地政府很重視,在全市範圍內每個鄉鎮都建立了一個敬老院,把他們集中在一起供養。在2003年我提出一個建議,建議黨中央、國務院要關心弱勢群體,建立一種保障體系。這個建議提出以後,得到了國務院和民政部的重視,民政部做了大量工作,在全國範圍內發了五保證,在全國每個鄉鎮都建立一個敬老院,使孤寡老人都有一個很好的生活環境,受到廣大人民群眾好評和擁護。

  楊紹軍:我作為一個代表,特別關注城鄉弱勢群體。這次總書記到我們湖南團去,我發了言,就是城鄉建設和諧社會,要關注城鄉弱勢群體。發言以後,得到總書記的好評。總書記後來對我說,紹軍,你很不錯。得到總書記的讚揚,我很受鼓舞。我認為慈善事業確實要全社會關注,弱勢群體也要全社會關注。舉個例子,關於孤殘兒童的,我開始收養孤兒的時候,孤兒因為失去父母,沒有得到家庭溫暖,進孤兒院的時候,這麼大的肉包子一餐吃12個。我看到這個情況以後,覺得孤兒確實疾苦。我們孤兒院每餐都有紅燒肉。湖南省委省政府,包括民政部很重視這個問題,孤兒院也得到了社會好評,十幾家新聞單位都到我們那兒採訪。烏干達總統、夫人都到我們那兒看過。在興辦福利事業過程中看到不少問題,看到一些弱勢群體生活很苦。所以我提出很多建議,包括農民看病問題、農民小孩讀不起書的問題、城鄉弱勢群體低保問題。這次我提出一個建議,建議農村低保要和城市一樣,納入到財政支出中來。因為要建設和諧社會,農民和城市居民都一樣,要平等。我認為,這屆政府很重視“三農”問題,確實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親民、愛民的感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十屆五次會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