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48小時從“換柳”到“還柳”:西湖移柳背後的民意與善治
http://www.CRNTT.com   2022-05-16 18:10:26


  兩天時間,西湖邊的“柳樹換月季”經歷了遭民意質疑,官方解釋以及反思、致歉,7株垂柳又出現在蒙蒙細雨中的斷橋邊。

  盡管補種的是柳樹苗木,不是此前那7棵鬱鬱葱葱的垂柳,5月13日上午,仍有不少市民在樹前拍照。“這麼快重新種回來,杭州還是很開明的,能接受老百姓批評,重視網上意見。”市民高先生說。

  10日22時許,西湖北山街斷橋至保俶路口7株柳樹被移走、改種月季的消息在網上引發關注,相關話題次日上午衝上微博熱搜。澎湃新聞梳理發現,從事件發酵,官方釋疑、回應到補種,歷時48小時。

  杭州西湖西溪景區管委會副主任陳林13日上午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此次事件反映出管委會工作與市民間互動不足,聽取民意做得不够,將強化審批流程公示制度,尤其是斷橋等西湖核心區域,更要注重審批把關。

  “柳樹回來了,人心也回來了。大家都在點贊,相關部門面對批評、質疑知錯就改,與民意形成了良好互動。”最早關注此事的浙江電視台經濟生活頻道新聞評論員舒中勝告訴澎湃新聞,公共事務要商量著辦,不能包辦代辦,越是謙卑用權,越能得到理解;越是公開透明,越能凝聚人心。

三小時內官方兩度回應

  桃、柳是西湖經典的植物配置。“西湖十景”中的“柳浪聞鶯”“蘇堤春曉”都與“柳”有關,《西湖志》載“濱湖垂柳萬株,間以桃杏梅李。”

  10日22時許,因收到好友發來的斷橋邊柳樹變月季的照片,舒中勝就北山街聖塘段正在進行的沿湖綠化提升發了微博:“西湖邊景觀提升改造露出一角。幾處早鶯爭暖樹,樹呢樹?綠楊蔭裡白沙堤,楊柳呢楊柳?這是誰的主意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