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對個人養老金要有准確的理解和理性預期
http://www.CRNTT.com   2022-04-25 19:08:44


 
  其四,用最高繳費額的方式兼顧了保障性與控制收入分配差距。在共同富裕的背景下,有人擔心個人養老金成為“富人俱樂部”,甚至會產生擴大收入分配差距的逆向調節功能。對於這種擔心,意見明確現階段繳納上限為1.2萬元,占2021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5%,是2019年我國商業保險密度(3036元)的約4倍,亦和此前試點的稅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的稅收優惠保持相對一致,在確保適用範圍的基礎上,不會產生過強的逆向再分配效應。

  其五,意見明確了“結合實際、分步實施”的策略。先在部分城市試行1年,再逐步推開,從而有利於在試行的過程中,及時了解市場和民衆的反應,測試相關平台的穩定性和兼容性,進一步完善制度設計和監管內容,使得該制度可以惠及更多民衆,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最後需要強調的一點是,個人養老金作為一種政府鼓勵和支持的市場化產品,對於養老金融市場而言總體上是利好消息,但最終規模和實際效果不僅取決於制度設計和政策優惠,更取決於國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與保險意識,以及其在養老金融產品市場中的吸引力和競爭力等供求雙方的多重因素,從而需要有理性的預期。(來源:第一財經)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