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知網又因漲價引爭議 一學者表示真正問題是壟斷
http://www.CRNTT.com   2022-04-20 18:59:44


 
  宋河發解釋,由於作者要發表論文,期刊出版單位往往會要求作者簽訂包括但不限於複制權、匯編權、發行權、信息網絡傳播權等在內的所有著作財產權轉讓協議,而數據平台往往也會同期刊雜志社簽訂相關著作權財產權的獨家授權協議,因此在整個過程中同時掌握了上下游。而高校作為大部分學術論文的供稿源頭,難免產生一種被中間商賺了差價的無奈感。

  “這個平台,它到底是一個什麼性質的平台?”宋河發反問。

  宋河發認為,知網簽訂獨家授權協議,實際上阻礙了其他平台使用和傳播的機會。論文著作權的客體是知識,具有外部性,如果平台獨家授權,看似保護了出版者的利益,但由於互聯網平台的競爭性,這種對其他互聯網平台產生的排除,限制了公平競爭。

  在他看來,學術期刊數據庫平台,可以參考音樂著作權集體管理、文字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不僅是知識產權的傳播者,也應當是作者和出版者著作權權益維護的平台,相當於作者和出版者將財產性著作權交給這樣的一個知識產權信托機構,由該機構按照著作權人的意願進行知識產權的傳播利用,平台收取收益的15%-20%作為服務費後,主要收益向作者和出版者傾斜。

  2019年出台的《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19-2023年)》,讓出版社和圖書館都看到了期望和方向。該方案對285種期刊進行了資助,并建議中國科協以促進科學傳播為導向,對以獨家或者個刊等形式進行網絡傳播的期刊,“不予資助或取消資助資格”。

  4月19日下午,知網發布《說明》稱,2021年度協議期滿後,為滿足科研人員和廣大師生的文獻獲取需求,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與知網商定延長訂購服務至3月31日。在4月1日之後的過渡期間,知網延續了各項服務,未出現服務停止或中斷的情況。知網也將繼續向中科院所屬各院所提供正常服務,直至2022年度協議簽署并啓動服務。

  當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就此事來到知網位於北京市東升科技園的辦公樓。前台的一位女性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公關部門拒絕了記者當面采訪的請求,請記者將采訪函發到指定郵箱,等待答複。(來源:中國青年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