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炒鞋大軍轉戰國貨 “撿黃金”還是“割韭菜”
http://www.CRNTT.com   2021-04-07 18:42:14


 
  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在炒鞋產業中品牌方也并非沒有責任。業內人士表示,相關品牌方刻意制造“限量版”“明星聯名版”,控制鞋的生產數量,人為制造“稀缺”,這一行為也大大助長了二手鞋販子的炒鞋之風。

能否“長紅”

  國貨們這一波“炒鞋”能持續多久?業內人士表示,“從動因來看,愛國牌不能時時打。促成此次炒鞋的新疆棉等愛國事件,更多是偶發性,而非常態化,特殊時期的愛國情懷不是一台永動機,終有消耗殆盡的時候”。

  從性質來看,炒鞋本質上注定是短期的。“炒鞋就是炒鞋客鑽空子牟取暴利,脫離了商業本質和基本原則,不是一個正常的商業行為,這從根本上決定了這種行為不可能長久的。”戰略定位專家、九德定位咨詢公司創始人徐雄俊指出。

  賴陽表示,“炒鞋”雖然不是一個褒義詞,但一般來說,只有耐克、阿迪等頭部運動品牌的運動鞋服產品才存在被市場瘋狂炒作、價格一片“漲”聲的可能。作為普通的體育品牌很難吃到炒鞋這波“紅利”。炒鞋這一現象的始作俑者以及高頻領域也都發生在耐克、阿迪兩大品牌間,炒鞋的火熱側面反映出耐克、阿迪的經營策略以及品牌文化軟實力的領先。目前,簽約、聯名、限量等球鞋市場基本還是被這兩大集團間接支配,國貨品牌難以撼動。

  新華社更是發文直言,一件商品短短幾天漲價數十倍,顯然不是市場運行的正常現象,如果因為炒鞋導致球鞋愛好者買不到想要的球鞋,進而讓國產品牌失去消費者的信任,無異於竭澤而漁,自斷國產品牌升級之路。

  新華社還提到,對當前一些網絡平台借機哄抬價格的行為,品牌方應當盡快動起來,維護品牌形象。監管部門也應積極作為,加強監管和引導,維護市場秩序,為國貨發展創造良好環境。(來源:北京商報 記者:錢瑜、王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