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寒假了,“神獸歸籠”注定雞飛狗跳,對於家長來說又是一場磨煉和修行。而疫情讓孩子宅在家裡的時間更長了。輔導監督作業會抓狂,綫下補習班要接送,轉入綫上補習班更不省心。孩子一轉眼工夫就可能玩起網絡游戲。讓家長頭疼的,不僅是孩子長時間上網,還擔心孩子分辨不清網上的不良內容,畢竟良莠不齊的短視頻和網絡游戲太容易讓孩子迷失方向。不少家長希望通過青少年防沉迷系統控制孩子上網的時長。然而,調查發現,這類系統存在不少漏洞,實名制形同虛設,有的孩子甚至在網上隨便找個身份證號碼就順利登錄了。此外,網上還流傳各種幾十塊錢的攻略,輕鬆破解系統限制。一些家長戲稱,防沉迷系統“防了個寂寞”。
青少年防沉迷系統是在國家相關部門的推動下,由各主要游戲、視頻、直播等網絡平台推行的軟件系統。進入“青少年模式”後,用戶的使用時段、在綫時長、服務功能等會受到限制,且只能訪問青少年專屬內容池。引導青少年合理適度用網,為青少年健康上網構築起堅實的防火墻,這個設計曾被寄予厚望,但實踐中卻屢屢讓人失望,每到寒暑假更是成為話題。有人說,防沉迷是防傻子的,稍微聰明一點的孩子都有辦法解決。說法極端了些,但不是一點兒道理都沒有。
比如,上網時間限制,很多未成年人十分淡定:“要想繞開那個系統很容易。時間到了先退出登錄,再打開用游客模式玩,基本沒什麼限制。”比如,有的平台要求實名制注册,但只認身份證不認人。有一些青少年會用家長的號碼登錄,有的隨意在網上找個身份證號碼就能登錄。搞笑的是,有孩子甚至在網上隨便找一個通緝犯的信息,把其身份證號輸進去就可以玩了。再如,刷臉認證,一些平台的准入很嚴格,必須刷臉,但之後就不會再查,很多青少年會找成年人幫忙。“有的找家長,很多是找爺爺奶奶,稀裡糊塗就幫著刷臉認證了。有的會去網上花錢找成年人代實名。”孩子們輕鬆繞過防沉迷系統,表面看是人小鬼大,但說到底是平台沒有盡到應有的職責。有業內人士直言,游戲廠商和平台現在設立的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統都是對《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進行的制度合規性設置,并沒有從青少年健康發展角度設置系統。這意思,你細品,說白了就是應付、對付和糊弄。這樣做太容易理解了,防沉迷系統的設置不符合其商業利益。平台為了利益不顧社會責任,與青少年的貪玩和自制力差一拍即合,防沉迷系統也就形同虛設了。怎麼辦?有人建議,國家相關部門可以出台第三方植入系統,將政策落到實處,讓各方沒有漏洞可鑽。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道攻防戰讓技術反制叠床架屋,是必要的也是無奈的。想想也是,一勞永逸的事本來就少,能够一勞永逸解決的本就不叫事。因此,又回到家長身上。“防了個寂寞”的防沉迷系統可以改進完善,但家長不能完全指望防沉迷系統,不能大撒把,還是要盡到監護責任。養孩子不易,但痛并快樂啊。(來源:天津網 作者:宋學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