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愛奇藝“超前點播案”敗訴後,還有更讓人擔憂的事兒……
http://www.CRNTT.com   2020-07-02 18:36:55


 
誰在利用我的“網絡記錄”?

  “他們在庭審中把我的觀影記錄拿出來了,近百頁,感覺隱私被侵犯。”原告吳先生日前在其個人微博平台發文質疑。

  對此,愛奇藝官方微博回應稱,在“超前點播”一案中提交的所有信息,都是根據相關法規和訴訟需要,并且申請了不公開質證,以確保信息不會流向第三方。

  記者聯系到本案當事人吳先生。他認為,平台在收集、查看、使用個人信息上應當嚴格依據法律,“如果沒有公安機關、法院的調查令,也沒有我的同意,這就是侵權。”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互聯網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高艶東表示,個人觀影記錄是公民個人信息,包含個人喜好、行動信息、行為軌跡等,能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處理個人信息應當征得該自然人或其監護人同意。

  實際上,現實生活中不少人都有同樣的被侵權經歷。杭州市民陳女士表示,自己曾在某婚戀平台上瀏覽過,隨後就收到了不同平台、機構的推銷短信。讓陳女士無法釋懷的是只因自己“瀏覽”過這一動作,就變成一些企業精准營銷的對象。

  記者查閱各大投訴平台,發現不少用戶質疑一些網絡平台收集“網絡痕跡”個性推送。部分用戶投訴顯示,在婚戀、借貸等平台上,只要有瀏覽記錄,很快就會收到推銷電話。

  2019年曾有科技自媒體針對某新聞App做過測試,發現個性化推送背後,可能是對包括用戶訂閱頻道、標簽等應用內數據,以及用戶通過社交賬號登錄、用戶瀏覽器書簽等應用外數據的收集和分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