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數一億粒米:不能再讓這樣的奇葩作業折騰家長
http://www.CRNTT.com   2018-09-11 23:30:07


  你動手數過億以上量級的東西沒?如果網友告訴你,一億粒米不吃不喝要數三年,重達兩頓,你認為“數一億粒米并帶到學校”這種題到底是物理題、勞動題,還是腦筋急轉彎?反正已經不是數學題了。佛山一位數學老師因為布置了一道這樣的數學題,上了熱搜,成了網友的譏笑對象。

  鬧出這種笑話,不是數學老師算術沒學好,而是映射出現在某些老師在調動家長參與教學時的隨意態度。粗綫條、大喇喇,別說制定詳密的教學計劃,連基本的過過腦子都做不到。要認識“一億”這個概念,就讓學生去數米,被家長指出不當之後,并沒有意識到不妥,還硬邦邦地答道“一粒一粒地數”“食物袋裝好帶回學校”。雖然,之後事件驚動了媒體,老師做出了解釋:只要求“估算”1億粒米,而不是要求一粒粒地數。但之前老師說的可是“要裝好帶回學校”的。到底是事後過於輿論壓力改口,還是之前表述有誤,這個有待教育部門去調查。

  不過,衆人鋪天蓋地的酸話,并不完全是衝著這位佛山數學老師而去,而是現實生活中要求家長參與的課外題真的越來越多、越來越難了。除了檢查作業簽名、批改題目、做手工、默寫單詞這樣的硬性任務,還常有五花八門的軟性作業,比如創意PPT、社會調查、演出排練之類,家裡沒有幾個文武雙全的家長,愣是搞不定孩子的家庭作業,曾有清華畢業的家長發帖稱被5歲孩子的題目逼瘋。不信邪的朋友可以嘗試輔導孩子解一下:根據三分損益律,推出“羽”的頻率是“宮”的多少倍。

  強調家長要參與孩子的成長和學習無可厚非,稱職的家長無法像上一代家長那樣當甩手掌櫃,這是教育觀念的進步。但是矯枉過正,讓家長成為學校教育的附庸,從教孩子變成考家長,不僅加重家長負擔,還是一種變相“拼爹拼媽”,造成新的教育不公平。文化程度低的家長,遇到難題連上網檢索求助都做不到,孩子回學校除了硬著頭皮受批評還能怎麼辦?過分強調家長作業,實際上人為放大了家庭出身帶來的教育差距。

  更值得警惕的是,在強調親子互動的各種教學“創新”和考核指標引導下,一些老師已經形成了作業“缺家長不可”的潛在觀念,家長可參與可不參與的,盡皆參與。長此以往,慢慢滋生惰性思維,“為了互動而互動”,也就不去考量家長作業的科學性、可行性和必要性。於是才會出現了像“數一億粒米并帶到學校”這般極端形式主義的作業安排。它不遺餘力地向孩子們展示老師的不負責任、信口開河,制造負面的教育意義。

  雖然此前類似案例和爭議已經不少了,但從結果來看,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邊界究竟在哪裡是常論常新的題目,對此我們談論的不是太多而是還不够:讓老師們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地開展教學,讓“數一億粒米并帶到學校”之類奇葩作業,告別折騰家長。(來源:澎湃新聞)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