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去“假”存“新”的轉型之道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1-18 15:00:38


 
撕掉“不誠信”的區域舊標簽

  無論是否願意承認,莆田已被一些人貼上“不誠信”的標簽。但又不容否認的是,一些造假產品背後,的確顯示出莆田潛力無限的制造功底,曾有媒體報道稱,有的假鞋只有在專業儀器的分析下才能原形畢露。

  莆田的確是有實力的,比如莆田雙威體育用品公司的“思威琪”。這個硫化帆布鞋的鞋底可以彎折10萬次,而國標規定的鞋底彎折標准僅是兩萬次。

  當地鞋業人士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綫記者采訪時說,莆田正試圖“建立地方區域品牌”。就在去年,一個主打“互聯網+青年創業”的平台在莆田落地,它主打為企業和個人提供資源整合、技術交流、人才培訓。

  對於類似創客基地,李安渝認為“是有價值的”,關鍵在於創客基地“能帶來什麼”,他認為創客基地應該避免引入與莆田本地已有的同質企業,而可以嘗試結合本地原有優勢,引入相匹配的資源與專業人才。

  這對鞋企來說挑戰不小,在一些企業主看來,舊標簽似乎是一種慣性。每個摸爬滾打的鞋商,都能說出那個灰色時代的段子:有人從代工廠裡扔出圖紙、鞋子,隨後這些鞋被仿造;有人賄賂鞋廠員工或開發人員,得到一紙“配方”;有人打聽到某品牌首發新鞋的國家,隨後前往購買,回國“解剖”、複制後便大發橫財;也有人在仿制之後,原廠家臨時改變了款式,最終功敗垂成。

  在受訪學者看來,這些“不誠信”的舊標簽到了撕下的時候了,莆田應該做的,就是打造新的文化氛圍,形成一個地區不同以往的區域特征和整體形象。

  然而,盡管政府與電商平台的“打假”力度不斷升級,但假鞋制造、交易現象仍屢禁不止。李安渝認為,這種現象無法根治,市場需求是這些企業仍舊運轉的重要原因,只有從源頭上改變消費者的意識、縮小市場需求,同時加大監管力度,才能杜絕這個現象的存在。

  李國平說,集群品牌的目的是相互支持、互相聯系,形成一種標簽,好的集群需要一起去建造,“在這一點上,政府應當努力建立誠信氛圍,營造新的文化”。(來源:中國青年報 實習生:張瑪睿、何欣禹 記者:盧義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