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看城市解決隨遷子女義務教育求學問題的具體行動,就不難察覺這一問題的嚴重性。我國直到2008年才由國務院出台政策,要求城市以“流入地為主,公辦為主”解決隨遷子女的求學問題,而在這之前,隨遷子女的城市求學情況很不樂觀,一些孩子進不了當地公辦校、民辦校,只得進打工子弟學校,如果打工子弟學校也不夠,就只有輟學、打工。這之後,情況有所改觀,可還是有一些地區並沒有嚴格執行國務院的規定。
在這種情況下,很有必要在全國範圍內進行一次輟學普查。這不但可以清楚地了解我國義務教育的普及情況究竟如何,也可檢查各地是否切實執行流動兒童入學政策,並反思造成兒童輟學的深層次原因。這甚至比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更重要,一方面,它關係公民平等受教育權的落實,另一方面,這將決定整個社會的文明高度和教育水平。根據木桶理論,決定一個國家教育水平的,不是高等教育,而是受教育年限最短的群體。
只有深入、全面的普及調查,才能為制訂進一步的教育發展政策,提供科學的依據,包括農村的撤點並校政策、鄉村教育發展政策以及流動兒童城市求學、升學政策。另外,為切實杜絕適齡兒童輟學,還有必要發揮學籍信息平台的作用,跟蹤每個適齡學生的學籍變動,一旦發現適齡學生離校,就由政府、學校聯繫監護人,讓其監護人履行監護責任(在監護人無法履行責任時,由政府未成年人保護部門履行責任),如此,才能不讓一個適齡學生失學。(時間:11月21日 來源:環球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