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政府採購還有多少節約潛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09 14:56:20  


財政部副部長王保安日前透露,10年來,我國政府采購規模由2002年的1009億元增加到2011年1.13萬億元,10年間增長了10倍,累計節約財政資金6600多億元。
  日前,財政部副部長王保安表示,政府採購法頒布10年來累計節約財政資金6600多億元。中國政府採購規模10年來增加10倍,由2002年的1009億元增加到2011年1.13萬億元。(7月2日《人民日報》)

  面對一大筆政府“節約”數字,筆者與許多網友一樣,充滿了揮之不去的疑慮,因為財政部門並沒說明該數字究竟從何而來。更重要的是,與目前公眾十分熟悉的政府採購現實相比,“節約6600多億元”,實在顯得太過突兀、扎眼,令人難以置信。

  近年,我們耳聞目睹太多“只買貴的不買對的”的高價甚至“天價政府採購”事件。如高於市場價9倍、採購價高達6247元的“天價內存條”,而據國家審計署歷年的審計報告,“2005年,教育部等四部門違規採購金額3.8億”;“2009年,19個中央部門未嚴格執行政府採購規定,涉及金額14.09億”,今年的審計報告顯示,包括“政府採購”等在內的違規金額高達43.94億元。

  據此前多名因採購腐敗落馬的官員交代,官員在政府採購中“收取回扣,已不是什麼‘潛規則’,幾乎成了‘明規則’”,政府採購領域,也早已成為公認的“商業賄賂重災區”之一。

  這種現實大背景下,“節約6600多億”的數據,顯然不能不讓人倍感迷惑——如此“節約”,究竟是一種名副其實的廉價意義上的“節約”,還是一種僅相對於過度奢侈意義上的“節約”?今年兩會期間,原國家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的一番感嘆,“如果我們緊一緊省一省,一年節省幾千個億不成問題”。看來,至少我們還有十分巨大的節約潛力可挖。(時間:7月3日 來源:廣州日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