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質疑要合理 憤怒要節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31 16:02:02  


  春節期間,“韓寒大戰方舟子”成為最吸引眼球的網絡事件。現在假期結束,隨著報紙恢復正常的出刊版面,“韓方大戰”將會延續到紙媒上,傳統媒體的參與會繼續放大這起事件的影響力,也有助於結束網絡上對該起事件偏於浮躁與無聊的討論氛圍,進一步引領大家反思“質疑與誹謗”的言論邊界在哪裡。

  韓寒好友路金波已表示將聘請律師到法院起訴方舟子,如同方舟子細心從韓寒《三重門》尋找“代筆”證據那樣,法院也會從細心評判方舟子的質疑文章中是否有詞匯涉嫌“誹謗”。但這起案件即便法院受理並最終作出判決,也無法為“韓方大戰”一錘定音,持有相反觀點、站在兩個不同陣營的人,依然會固執己見。

  “韓方大戰”走上法院是個好事,也是個糟糕的事。好的地方在於,雙方可以通過法律分出“輸贏”;糟糕的地方在於,本該以人品、文品就可以定輸贏的事情,卻要通過法律手段的干預。如同一些網友所說的那樣,這是一場“兩敗俱傷”的戰鬥。圍繞這場戰鬥,無數人製造了無數信息垃圾,一場本不該發生的風波,導致了一場與事情本身關聯並不大的“站隊遊戲”。

  方舟子有質疑韓寒的權利,每個公眾人物也有承受被質疑的義務,影響力愈大愈是如此。道理很簡單,公眾人物通過影響力獲得利益,就理應在公眾領域拿出負責任的態度。自證清白的確是困難的事情,但如果有條件自證清白,一兩件有力的證據足以擊破絕大多數流言。韓寒後期貼出家書,其實就是一種自證清白的方式。如果事件發生初期,韓寒能夠少一點憤怒多一點理性的應對,事情會變得比現在簡單得多。

  擁有質疑的權利不等於可以無條件地濫用。“質疑”是“誹謗”的鄰居,一不小心就會越過圍墻而自己卻渾然不覺。方舟子也是公眾人物,因此更要秉從“合理質疑”的原則,不僅不能“大膽假設”,更要“小心求證”。羅列公開信息可以,但在輿論導向方面,不能夾雜太多個人情緒。運用“邏輯”來證偽是可行的,但“邏輯”在很多時候,都是要讓位於證據的。沒有確鑿的證據,就要“疑罪從無”。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