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改進民航服務還得靠市場倒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17 20:47:04  


 
  如此準備不能說不細,從民航局管得住的“空管中心”到“軍方協調”,都列入預案,說明這回是動真格的,比衛生部門光要求各級醫院不能讓患者就診時排隊超過10分鐘,卻不知道具體措施是否行得通,要靠譜些。但說實話,乘客還是有理由擔憂。在目前航路明顯緊張,雷雨又頻頻造訪的條件下,像北京、上海這樣的國際機場,一旦發生航班延誤,必定是大面積的,即使協調軍方,臨時開通航路資源,恐怕也很難確保準備起飛的航班盡快起飛。要知道,在這種情況下,大量飛機都是“延誤2小時以上的”,優先放飛的資格到底落在哪架飛機上?到時還不是一樣排隊滑行,一樣關上艙門飛不起來? 

  那麼,廣大乘客是否就只能悲觀絕望了呢?也不能這麼說,因為前一陣子有很好的例子證明,即使不用民航局規定的這一套,只要空管、軍方、機場和航空公司齊心協力,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目前的延誤局面。 

  記得京滬高鐵剛開通的幾天,在高鐵可能分流高端客戶的威脅下,至少“京滬快線”的航班延誤率大為下降,還出現了即使起飛晚點,到達卻不晚點的“奇跡”。這說明,真正的推動不一定來自行政主管,而來自市場本身。航空公司是企業,消費者是衣食父母,在消費者有選擇的時候,航空公司自然“低聲下氣”,想方設法留住乘客。中國企業特別是央企再怎麼牛,也不至於說“我沒乘客也行”,這時有沒有行政的命令,真的關係不大。反過來,最近高鐵遇到了麻煩,而且還是安全麻煩,乘客呼啦一下又回到航空公司來,再看看誤點率,可能又是另一番景象。 

  從這一點來說,我們與其寄希望於民航局的監管,還不如期盼高鐵趕緊完善技術、管理和服務。乘客有了選擇,航空公司自會努力,民航局也可以消停些。(時間:8月16日 來源:新聞晨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