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對外來物種堅決說NO
http://www.CRNTT.com   2022-08-30 21:14:59


  最近,雲南昆明市一個小區的觀景池裡出現了一條“怪魚”。隨著它的出現,池塘裡的其他魚蝦都消失了。“怪魚”身呈長筒形,布滿斑點。雖然長著魚尾,但吻部前突很像鰐魚的頭部。這種魚就是被列入“重點普查對象”的外來物種鰐雀鱔。

  不惟昆明,近日河南一景區將湖水抽幹捕撈外來物種鰐雀鱔的消息衝上熱搜。無獨有偶,在廣西桂平西山景區一水池內也發現了鰐雀鱔,當地漁政部門用2天時間將池水排幹,找到了兩條大型鰐雀鱔,最重的為8.32公斤。目前在廣東省廣州、佛山、深圳、肇慶、汕尾等地,均發現有鰐雀鱔的身影。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原產北美洲的鰐雀鱔在我國多地尤其是廣東頻頻現身呢?

  以廣州為例,廣州是我國觀賞魚貿易發達地區,鰐雀鱔作為觀賞魚被引進,并且在本地快速繁衍。此外,觀賞魚文化推波助瀾,讓被稱作“福鰐”的鰐雀鱔大行其道。還有廣東的亞熱帶氣候很適合鰐雀鱔的生長,加上沒有天敵,為其生殖繁衍提供了有利條件。如今不少購物平台都在售賣鰐雀鱔,就是看准了鰐雀鱔的商機。

  不僅只有一種鰐雀鱔,近年來,我國外來物種入侵數量呈上升趨勢,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根據《2020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我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并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219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無疑,讓什麼都敢吃、都能吃的類鰐雀鱔在中國肆意繁衍,必將對本地生態環境帶來滅頂之災,破壞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繼而對人類的生存環境造成破壞。

  怎麼整治?首先,要認真學習宣傳、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物安全法》,切實把防範外來物種入侵保護生物多樣性的規定落實到位,制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和管理辦法并嚴格執行。其次,要按照農業農村部等相關部門《關於印發外來入侵物種普查總體方案的通知》要求,對10種主要外來水生物種包括鰐雀鱔進行全國性普查,做到心中有數。第三,國家應出台政策,對外來入侵物種上市交易做出限制,至少實行實名交易,對入侵物種生存全過程可溯可查。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批准,不得擅自引進、釋放或者丟棄外來物種,打著“放生”的旗號也不允許。

  生物多樣性的價值和意義,就在於萬物相互依存,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各美其美、美美與共。人為地引進外來物種,只會對生物多樣性造成破壞。為人類計利長遠,就應對外來物種入侵堅決說“NO”、不留餘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不讓一處環境、一個空間受到破壞。(來源:雲南網 彩雲網評特約評論員:雷鐘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