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吐槽紅綠燈“化簡為繁”值得審視與反思
http://www.CRNTT.com   2022-08-23 17:13:09


  近日,不少車主表示新版紅綠燈太繁瑣,很難看懂,有車主吐槽說:“5天扣完了12分,連看到綠燈都不敢走了。”很多駕駛人表示真的對新版紅綠燈極不適應,非常不滿。

  其實,所謂的新版紅綠燈早在2017年7月就已經落地,并且在不少城市新設置或者路口紅綠燈設備更新時都在應用。此次新版紅綠燈的爭議,從綫下延伸到網絡,特別集中的觀點是新版“九宮格”式的信號燈設置較之現行的“一行三燈的形式”更繁瑣,不便於司機直觀判斷所在道次通行狀態,容易出現誤判。

  誠然,這樣的看法中既有打破固有習慣的不適應,同時,也有對通行規則不熟悉的因素在內,但是客觀來說,信號燈組設置越多,產生的信息就會越複雜,司機識別解讀的負擔相對會更大,化簡為繁并不是規範紅綠燈的優選。

  紅綠燈設置的根本作用是分配、調節車輛道次通行時間,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減少交通事故,因而簡明易懂,便於司機快速反應尤為重要。盡管理論上三車道分配通行時間有8種狀態,但對於每個司機僅僅需要了解的是所在道次實時是否允許通行,如直行、左轉、右轉等,在實務中應當可用一個信號燈顯示通行邏輯的變化來表達,其中也包括左右兩車道的直行與轉彎“禁與行”,可以在圖標中箭頭的“紅與綠”表達出來,這樣的方式在一些紅綠燈系統中早有應用。換言之,并非必須依賴“九宮格”的信號顯示方式,恰恰相反,信號顯示在方式多元的情況下,越簡單越直觀越方便司機去習慣。

  事實上,規範道路紅綠燈信號設置的關鍵并不在信號的顯示方式,而在於科學合理地分配通行時間、調節通行秩序。正因如此,道路紅綠燈信號設置尤其需要適應道路設計建設狀況,甚至需要更精准的匹配車輛通行流量,同時,也需要尊重駕駛的普遍習慣,富於人性化。

  所以,規範道路紅綠信號設置,并不能機械地停留在規則規範層面,而應當順應道路交通智能化管理的潮流,提出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為專業機構與應用層面留出靈活彈性空間,鼓勵創新,通過市場化的道路推動優化與規範。至於新版紅綠燈的應用,并不宜“一刀切”地強制實施,而應在充分征求意見、評估效果後做出決定,同時,即便是有必要應用,也不能大面積簡單“以新代舊”,以避免不必要的建設浪費,減少“不習慣”扎堆的衝擊。(來源:寧波日報 作者:木須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