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彭州山洪敲響警鐘,堵住“野游”風險敞口
http://www.CRNTT.com   2022-08-16 21:02:53


  8月13日下午,四川彭州市龍門山鎮龍漕溝附近突發山洪。8月14日,新京報記者從彭州市應急管理局獲悉,截至目前,此次山洪已造成7人死亡。這一突發事故,也再次引發了人們對於“野游”景點安全問題的關注。

  此次山洪悲劇的發生地,就是一處“野生”網紅地,有著“露營”“徒步”“玩水”等標簽。近年來,隨著城市化加速,一些“野游”景區因為契合了人們對於“山系生活”的向往,受到追捧。尤其在審美、文化認同和生活方式的共鳴下,“露營”成為潮流,大量游客湧入暗藏著危險的狹窄山穀、洩洪河道,最終釀成悲劇。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事故發生地本有攔網等預防穿越的設施和明顯的警示標志,山洪到來前,當地管理部門也發出多次警告和提醒,進行了勸離,遺憾的是這些預防工作沒有發揮期望中的作用。事實上,與之類似的安全事故此前也多有發生。

  “露營”等“野游”方式成為潮流,也就意味著相關風險敞口幾何級數的增長。這起悲劇再次警示我們,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防範,未來的安全事故,就會像是隨機打開的盲盒,不確定因素和隨之而來的風險將成為不可承受之重。

  其實,針對景區和露營地都有明確的安全要求。比如,早在2015年推出的《休閑露營地建設與服務規範GB/T31710-2015》中,就對露營地提出明確要求,“應不易發生自然災害”。在安全保障方面,明確要求“應針對突發性事件(如地質災害、氣象災害、火災等)制定緊急預案,事故處理及時、妥當,檔案記錄准確、齊全”,“應有緊急疏散方案”,“應結合場地環境類型配備救生員和救生設備”等。

  遺憾的是,這一標准目前還是推薦性的,難以對露營地等“野游”場地建設形成強制性約束。此次事故地點并非規範的景區或者露營地,而是“野生”網紅地,更在規範管理視野之外。

  因此,要讓“荒野求生”的悲劇不再反複發生,規章制度的完善和相關管理的加強必不可少。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