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周舟:美國聚焦東南亞 副總統首訪越南新加坡
http://www.CRNTT.com   2021-08-20 17:16:24


美國副總統賀錦麗即將訪問越南,隨後到訪新加坡。(資料相)
  中評社香港8月20日電(作者 周舟)8月22—26日,美國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將首訪新加坡和越南,這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訪問越南的美國副總統。美方宣稱訪問重點是捍衛南海的國際規則,加強美國的地區領導地位和擴大安全合作。作為被廣泛認為將角逐2024年美國總統的關鍵人物,亞洲之行會是有著亞洲背景的副總統提升個人國際形象的絕佳舞台。

  任職半年之後,拜登明確地將美國外交聚焦於東南亞地區。今年6月,美國助理國務卿舍曼(Wendy Sherman)訪問印尼、柬埔寨和泰國;7月底,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率領美軍方高層將領對新加坡、菲律賓和越南進行了訪問;8月的第一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一連五日與地區國家舉行線上會議;賀錦麗出訪更是將這一輪來勢凶猛、覆蓋面廣的地區外交推向高潮。此外,拜登的“印台沙皇”坎貝爾(Kurt Campbell)也暗示,正在考慮召開一次特別的東盟-美國峰會,屆時,美國務卿布林肯短期內會再訪地區。
  
  明確了對華戰略特別是在確定了盟友的參與是美戰略的核心後,美國便認定東南亞地區為該戰略實施的前沿,將此劃為美戰略輻射區的中心位置。

  看上去美國的東南亞外交聚焦目的明確,且實施有措。相信賀錦麗出行策略同樣會突出“拜登地區政策”的特點——

  第一:修復信任關係,填補外交關注的空缺。

  體現出美國對地區合作的重視和誠意,對地區國家的尊重,對多邊主義的回歸,以及維護地區秩序的決心。希望重塑美國及其主導的秩序在地區的合法性。

  面對地區國家長期以來“被忽視”的抱怨,賀錦麗與其他美高官都反覆強調其來訪的首要目的是“非常認真聽取地區的聲音,誠意了解地區的需要、關注、不滿和擔憂”。針對地區國家與中國不斷深化和密切的經濟、社會、政治關係,不斷展示和突出強調美國國家實力之不可替代,美國國家恢復能力之不可超越,以及美國對地區軍事安全保障、經濟和技術發展、地區秩序維護之決心不容質疑。強調將與盟友和夥伴在一系列問題上“步調一致”,有意區別於特朗普政府:在應對共同的全球挑戰方面,會堅守多邊主義原則。

  為彰顯誠意,為讓拜登地區外交更有效果,相較於之前的歐洲外交,美國進行了策略調整,是為地區量身定制:針對地區國家被要求選邊站的憂慮,突出中美關係的全方位競爭性,淡化絕對零和的衝突性;針對地區國家制度、文化多元化的特點,淡化激烈的政治化語言,同時展開宣傳戰,突出中國在科技、經濟、安全各領域給地區帶來的所謂負面影響。

  首先,地區對美國所搭建的中美之間“新冷戰”的全球架構表示深刻擔憂。關於“加入哪個陣營”的選擇題,被新加坡國父李光耀視為地區最危險的死亡命題。這種被迫站隊的集體焦慮,在特朗普時期的蓬佩奧強勢作風下不斷遞增。正如負責組織香格里拉和富勒頓論壇的IISS亞洲執行董事James Crabtree尖銳指出:“華盛頓對北京施加的壓力越大,它與東南亞的關係就可能變得越困難。”換言之,地區國家希望美國提供積極的區域合作議程,而不是美中競爭的零和敘事。奧斯汀強調,支持美國在東南亞持久關係的“不僅僅是地緣政治”。
  
  其次,鑒於地區國家制度的差異性,缺乏所謂嚴格意義上的自由民主國家,地區歡迎美國在言辭上減少意識形態的做法。但美國並未減少對中國的攻擊。從南海爭端、台海和印度的緊張局勢,到新疆問題,一個不少。布林肯上周在東盟國家的各個會議上,不遺餘力地將中國描述為在地區安全上“具有攻擊性”,在地區經濟上“低質量、具有資源掠奪性”的負面形象,誇大中國對地區安全的威脅——特別是南海自由航行和網絡安全。借此強化美方介入的合法性和必要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