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周舟:美國聚焦東南亞 副總統首訪越南新加坡
http://www.CRNTT.com   2021-08-20 17:16:24


 
  而與新加坡網絡安全的合作,即是美國地區混合威懾的一個典型案例。新加坡是地區網絡安全監控的中心,美新合作可使美國得以借由新加坡已有力量和機制來監測地區的網絡運行情況,並有助於加大與其他地區國家的網絡安全合作。謝錦麗的到訪,除了在國防問題上夯實新加坡是美在地區最重要的後勤支持外,還會展開“魅力攻勢”,收獲新加坡人心,對衝中國的影響力。皮尤研究中心2021年7月的一份報告顯示,64%接受調查的新加坡人對中國持正面看法——在接受調查的17個國家中居首。
   
  越南和菲律賓、新加坡一樣,可以為美國在南海提供自由航行,另外還可為美針對中國的各種偵查提供了關鍵和靈活的戰略據點選擇。美菲訪問部隊協議(VFA)的恢復,是奧斯汀訪問最重要的成果。作為美國傳統盟友,菲律賓面向南海,靠近台灣海峽,是美戰略的關鍵棋子,對美的混合威懾在印太地區的部署,具有不容忽視的戰略意義。越南也可利用其所處戰略位置、現有軍事基地和軍事裝備水平,為華盛頓的中國戰略提供更多選擇。

  第四:美國的印太同盟體系的合作重點將聚焦在東盟地區。

  在避免觸及地區東盟中心論(ASEAN Centrality)的敏感神經同時,將美、日、印、澳四邊機制(QUAD)、“重建更好世界”(Build Back Better World,B3W)計劃引入地區,以方便美國在不同的軍事、經濟議題上,聯同地區內和地區外盟友及戰略夥伴,組成各種小多邊關係的合作,與中國展開競爭。

  目前,該政策推行尚在初始階段,缺乏具體的落實案例。7月,坎貝爾認為,四國領導人於2021年底在華盛頓會晤時,會在疫苗外交和基礎設施方面做出“令人興奮”和“決定性”的聲明,而東盟地區將是四國關注的重點。屆時,可一窺美國如何主導四邊機制在地區的策略,是雙邊還是小多邊,或是堅持地區整體。

  地區國家對美國以QUAD四邊機制為核心的印太戰略仍心存忌憚,擔心美國將四國利益置於優先地位,為其安全和經濟利益服務,因而取代東盟在該地區外交中的中心地位。新加坡、印尼、泰國和馬來西亞等國尤為擔憂東盟目前的團結姿態和中心地位,在美國的綜合威懾軍事戰略、以B3W為代表的經濟戰略、全球意識形態之爭所塑造的外交戰略中難以為繼。地區普遍認為,美國國家對外大戰略的兩個支柱是:一是整體的全球(民主)同盟系統;二是系列的具體解決重要議題的合作機制。二者使東盟安全和利益受到挑戰。地區國家的政治、宗教、社會、經濟制度的多樣性,各自與美的歷史淵源及合作關係,存在巨大差異,這將使得本已受到效率質疑的東盟共識機制被架空。賀錦麗會不會對此提出新的說法和具體的措施,值得特別關注。

  客觀來說,相比較特朗普時期甚至奧巴馬時期,經過這一輪“拜登地區外交”的操作,地區領導人對美關於“地區關注和投入”承諾表現出相對更高的接受度。這也直接導致現在地區所關注的新焦點更傾向於承諾之下的“責任分擔”。即:美國對地區投入所要求的回報是什麼?這個回報是否需要犧牲與中國的各種關係為代價?地區的團結和獨立地位會不會受到嚴重侵蝕?須知中國在地區從疫情控制經濟復甦,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地區各國政府將中國視為關鍵合作夥伴,儘管擔心北京的地區影響或威脅不斷增長,總體上還是認為沒有理由放棄與中國在貿易和經濟互動方面的好處。聽其言,更觀其行,地區國家對此普遍持謹慎觀望態度。

  然而讓拜登政府意外的是,賀錦麗的亞洲之行將突然面臨阿富汗局勢的挑戰。近日由於美國撤軍所導致阿富汗局勢的急劇惡化,美軍“艱難而混亂”的退出以及塔利班的極速勝利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強烈反響,不僅極大削弱了美國信譽,並引發地區國家對美國曾經承諾的質疑。拜登政府未能預測阿富汗政府崩潰的絕對速度,已經被認為是幾十年來最大的情報失誤之一。美國直升機在喀布爾營救陷入困境的外交官和居民的混亂畫面,更是勾起了人們對1975年“西貢陷落”的黑暗記憶。此外,國內面臨宗教極端主義的東南亞國家(以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泰國最為突出)深切擔憂,阿富汗將再次成為跨國恐怖分子的滋生和訓練基地。也有地區專家認為從徹底撤離阿富汗後將確保美國得以集中資源和精力來對付中國。所以,在即將來臨的訪問中,阿富汗、塔利班是賀錦麗難以回避的話題。

  (作者周舟,經士智庫(GGI-JS)東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