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新華社:奧巴馬力促中東和平之路仍漫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16 22:43:23  


  中評社北京6月16日電/新華社評論文章指出,美國總統奧巴馬本月4日在埃及開羅發表演講,強調美國與伊斯蘭世界共同點大於分歧,並期待在中東和平進程上取得突破,進而修復二者關係。但近來伊朗大選公佈的結果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的外交政策演講表明,奧巴馬力促的中東和平進程仍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各方博弈的過程仍將漫長。

  長期以來,美國一直把中東作為其一大戰略重點。在過去半個多世紀裡,中東問題始終是美國跨不過去的一道坎兒,而作為中東問題核心的巴勒斯坦問題,是美國領導人無法回避的問題。奧巴馬也不例外。他的開羅演講全文約6000字,其中涉及這一問題的篇幅就有1000多字。與以往總統不同的是,奧巴馬一改美國多年來偏袒以色列的形象,將猶太人的遭迫害史與巴勒斯坦難民無家可歸的現狀相提並論,重申支持巴以“兩國方案”,要求停止在約旦河西岸修建猶太人定居點。

  面對來自奧巴馬的壓力,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謹慎應對,口氣婉轉地回絕了美方要求。在其14日所作關於以色列外交政策的演講中,他為未來巴勒斯坦國設定兩個前提條件:即“非軍事化”和巴勒斯坦必須承認以色列為“猶太國家”。分析人士認為,這兩個前提條件均無法被巴方接受。首先,“非軍事化”可能意味著以色列在巴建國後繼續控制巴領空以及邊境地區。其次,巴方擔心一旦承認以色列為“猶太國家”,那些在中東戰爭中淪為難民的巴勒斯坦人將永遠無法返回先前定居的以色列地區。

  在另一個核心問題——猶太人定居點方面,內塔尼亞衚同樣側面“頂撞”美方,稱政府無法控制約旦河西岸定居點人口的“自然增長”。

  儘管內塔尼亞胡的演講將“軟釘子”拋給美方,奧巴馬仍然對其中積極因素加以肯定。他15日對新聞界說,內塔尼亞胡承認“需要兩個國家”是“積極動向”,雖然巴以雙方對重啟和談提出各自條件,但“至少存在重啟嚴肅對話的可能性”。

  美以之間的傳統盟友關係眾所週知,猶太院外集團對美國政界的影響力也不容小覷。除全面停止猶太人定居點建設外,奧巴馬開羅演講中為巴以和平描繪的前景缺乏具體措施。所有這些原因都導致奧巴馬在內塔尼亞胡拋來的難題面前不得不小心應對。正如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中東問題專家史蒂文.庫克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所說:“內塔尼亞胡留給奧巴馬的迴旋餘地並不大。”

  奧巴馬力促中東和平面臨的另一道難題是如何處理同美國斷交近30年的伊朗的關係。美伊關係、伊朗核問題也是奧巴馬開羅演講中的重要一節內容。針對“9.11”事件後美國與伊朗日趨緊張的關係,奧巴馬今年初上臺後多次表示希望改善與伊朗關係。他在演講中說:“消除數十年的不信任絕非易事,但是我們有勇氣、有正氣、有決心向前邁進。”

  在奧巴馬開羅演講後不久,伊朗於12日舉行總統選舉。據伊朗內政部13日公佈的數據,外交上持強硬政策的現任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以62.63%的得票率贏得總統選舉。

  美國國務院前政策顧問蘇珊娜.馬洛尼對法新社說,艾哈邁迪-內賈德當選意味著美國政府在與伊朗討論核問題、阿富汗和伊拉克問題時不得不面對現有的政治班底,“這將使(兩國)進一步會談變得困難,將使在改善伊美關係方面獲得民眾支持變得困難。”

  與評價內塔尼亞胡演講類似,奧巴馬對待艾哈邁迪-內賈德當選依然未改其積極態度。早在投票前奧巴馬就曾公開表示,無論是誰當選伊朗新總統,他對伊朗的接觸政策都不會改變。艾哈邁迪-內賈德當選後,奧巴馬再次重申這一態度,明確表示選舉結果不會影響美方的政策,美方將通過多邊途徑同伊朗展開“直接外交”。

  美國與伊斯蘭世界的關係欲創造“新開端”,妥善處理巴以問題和伊朗問題是奧巴馬必須要接受的考驗。美方希望在中東地區扮演“真誠協調人”,然而奧巴馬在此中斡旋的結果如何實難預料。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既描述了歷史深遠又錯綜複雜的中東問題,也體現了美國與一些中東國家缺乏互信的現實。信任的建立不僅需要宏偉藍圖,更依賴腳踏實地的作為。眼下的奧巴馬正在等待中東國家對其新政的積極回應,有關國家也同樣希望看到奧巴馬新政框架下的務實行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