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朝鮮弃核態度轉變內幕:中國嚴厲聲明成關鍵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0-12 11:57:16  


  從一年前的核試驗到今天准備弃核,朝鮮能發生這樣180度的轉變離不開中國的說服、美國的讓步、俄羅斯不失時機的幫助,還有韓國長期的經濟援助。   

  一年前的10月9日,朝鮮宣布成功進行地下核試驗,當時,國際政治評論界一片悲觀之聲,紛紛驚呼朝鮮半島核危機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至于未來六方會談重啓的可能性,更覺得是微乎其微。

  可是一年之後的現實却是朝鮮已經走在向“無核化”邁進的道路上。10月9日,美國一個專家組啓程前往朝鮮,爲朝鮮對其寧邊核反應堆等核設施去功能化做准備,這是履行六方會談第二階段會議10月3日通過的《落實共同聲明第二階段行動》共同文件的第一步。與此同時,美國政府也于10月4日開始與美國國會磋商將朝鮮從“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中撤除的事宜。

  出乎意料的進展讓人們一下子看到了朝鮮半島真正無核化的曙光,然而當我們回首這一年,整個進程幷非一帆風順,無論是美朝雙方,還是其他四方,都爲化解朝鮮半島無核化危機傾注了很大的心血。

  美對朝新思維成重要突破口

  跟以往僅僅通過六方會談解决朝核問題不同,這一年里,一個明顯的變化就是美朝雙邊會談的次數越來越多,而且成效顯著。

  “美朝走近之後,反而比以前更加順利,這對解决朝鮮核問題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社會科學院韓國研究中心研究員李敦球對《國際先驅導報》分析說,隨著朝美之間信任度增强,朝鮮弃核解决的效率在提高,朝美雙方爭議在减少。

  朝美在今年舉行的雙邊會談僅公開的就有8次之多,其中第一次重要的轉折是今年1月的柏林會談。“這是朝美建立相互信任的開端。”李敦球說:“這次會談理清了朝美之間弃核以及朝美關系正常化問題的基本思路,對弃核問題以及澳門匯業銀行資金問題做出承諾,最終成爲了含有履行9·19共同聲明第一階段措施的 2·13共同文件的母體。”

  第二次轉折出現在今年6月,彼時,美國助理國務卿、六方會談代表團團長希爾突訪平壤。“最主要是進一步增加了互信。”遼寧社會科學院朝韓研究中心主任呂超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采訪時說。

  此後9月份的日內瓦會談已經不僅停留在增加互信層面,而是有了更爲具體的成果。除了朝方在會談中表達了申報所有核計劃和使核設施“去功能化”的明確意願,美方也表達了向朝提供政治和經濟補償的意願之外,一個更爲可喜的突破是,雙方還就把朝鮮從美國“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中去除、美國改變對朝敵對政策問題進行了“很好的討論”,幷探討建立一種確保雙方和平共處的法律機制。

  顯然,進展之所以如此順利在于,“雙方都不想在這個問題上僵持下去,而是通過討價還價都做出了讓步。”呂超舉例說:“當時美國最初的要求是把核設施拆了之後必須運到外國,朝鮮不答應,後來美國就說,拆了以後找個地方封起來,一年不許碰它,朝鮮說這還行。”

  “從布什上台的强硬到下台前的讓步,這種轉變一方面說明布什政府希望在任期結束前在外交方面做出一點成就。另外也說明美國鷹鴿兩派對朝關系正在形成某種共識。”呂超說,這種務實的對朝態度在幾年前的美國是根本看不到的。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朝韓峰會 盧武鉉徒步跨越三八線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