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文心雕龍》的現代意義
http://www.CRNTT.com   2024-02-19 10:39:24


  中評社北京2月19日電/據光明日報報導,經典是“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鴻教”。中華經典承載了古聖先賢的志向、智慧與才情,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淵藪。而經典的產生有其特定的語境和所指,但亦有其超越時空的傳世性和普適性。

  誕生於齊梁之際的《文心雕龍》是中國文論元典,中國文章學巨著,中華文化寶典。這條精雕細刻的“文龍”距今已一千五百多年,依然優美耐看,“靈動多姿”。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於“古典誠然是過去的東西,但是我們的興趣和研究是現代的,不但承認過去東西的存在並且認識到過去東西裡的現實意義。”(錢鍾書語)

  大體上說,《文心雕龍》的現代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為新文論建設樹立“經典範式”。海通以來,“西學東漸”。傳統的“詩文評”被現代學科意義上的“文學理論”所替代,範疇、術語、命題以及表述方式都發生了質的轉換。這種轉換更新了研究視角與研究方法,催生了“文學理論”學科的獨立,具有正面意義;但伴隨而來的是“以西律中”的“強制闡釋”,文學與文論的民族特點被遮蔽,以至於某些研究者對中國文論產生了隔膜,一味地“競新逐奇”,自覺或不自覺地切割與中國傳統文論的聯繫。儘管通行的文學理論教材也吸納了“意境”等個別中國文論範疇,並引述“詩文評”的只言片語;其實不過是給西式文論做注腳,“雖軒翥出轍,而終入籠內”。建設新文論,固然要“別求新聲於異邦”,望今以制奇;亦須“資於故實”,參古以定法。而《文心雕龍》為新文論建設樹立了“經典範式”。《文心雕龍》由“文之樞紐”“論文敘筆”“剖情析采”和《序志》等四個部分組成。其中“文之樞紐”本乎道,師乎聖,體乎經,酌乎緯,變乎騷,這五篇可視為“文原論”;“論文敘筆”自《明詩》至《書記》,先“文”後“筆”,這二十篇可視為“文體論”(但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文體論”,下文詳談);“剖情析采”從《神思》至《程器》,先“情”後“采”,這二十四篇可視為“文術論”。上述三個部分所包含的篇章是“其為文用”的四十九篇。《序志》主要說明寫作動因、理論框架、研究方法等問題,而貫穿全書的理論脈絡(內在理路)是“道→聖→文(經)→體→術”。這種“內義脈注”“首尾一體”的嚴謹與綿密彰顯了中國文論的系統性和自洽性,《文心雕龍》的示範意義由是可見。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