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為了保留更多少數民族的歌
http://www.CRNTT.com   2021-03-21 16:32:20


 
  這是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拉力淺村時任村支書孟寶勇(已故)和本村一個小女孩的對話。2011年7月的一天,這個叫鄂麗斯的4歲小女孩跟著她的爺爺鄂朱壽,一起來到了孟寶勇家。張天彤到拉力淺村做調查,村支書推薦了本村農民、84歲的鄂朱壽。採訪中,老人為張天彤演唱了古老的無詞扎恩達勒(達斡爾語,意為“民歌”),期間,一旁的小女孩不時怯怯地瞄著張天彤。採訪結束後,張天彤和小女孩幾乎同時擁抱了彼此。張天彤緊緊把小女孩抱在懷裡,於是有了前面那段對話。

  據孟寶勇介紹,鄂麗斯的父親體弱多病,早已喪失了勞動能力,母親出走了,留下小女孩跟著爺爺一起生活。當張天彤像變魔術一樣給孩子打開那裝滿各種好吃的的背包,孩子高興極了。爺爺拉著小女孩的手要回家了,小女孩還一步三回頭地望著張天彤,戀戀不舍的眼神令張天彤揪心牽掛,直勾勾地望著爺孫倆的身影漸漸遠去,直至消失在視線中……後來,張天彤還曾設法把孩子接到北京,但各種原因導致沒有成行。3年後,張天彤攜丈夫和女兒專程前往拉力淺村,再次去看望鄂麗斯。張天彤一家三口與鄂麗斯緊緊相擁的場面,令在場的人感動不已。

  2005年8月,張天彤(左五)與著名音樂理論家趙宋光(左二)、國家級烏春非遺傳承人那音太(左三,已故)、著名達斡爾族音樂家楊士清(右一)在內蒙古鄂溫克族自治旗巴彥胡碩草原

  與時間賽跑

  長期的辛勞導致張天彤身患重疾,她先後經歷了化療、手術、再化療、放療。2016年9月的一天,她的師妹從廣西南寧來北京看望術後的張天彤,推門進來的時候,她還在家給研究生上課。張天彤指導的研究生,大多數是從少數民族地區考來的,他們中不但有蒙古族學生,還有鄂溫克族、達斡爾族和朝鮮族學生。

  剛剛做完手術,張天彤身上還縫著線,埋著管,掛著引流袋。一位鄂溫克族學生跟張天彤的師妹說:“老師生病以來,從沒耽誤過學生一節課,哪怕是化療後還在經受各種不適……”師妹心疼得眼淚在眼眶裡直打轉,張天彤卻笑著說:“我沒事的。”病愈後,她說:“一場大病,對很多人來說是場災難,對我而言則是重生。”

  治療剛結束不到1個月,張天彤就又踏上了搶救錄制民族音樂的征程。她說:“我要與時間賽跑,抓緊搶救那些留存在老人們腦海中寶貴的音樂歷史記憶。”無論是烈日炎炎高溫達40攝氏度的新疆塔城,還是數九寒冬零下30攝氏度的黑龍江齊齊哈爾,都留下了張天彤與學生們忙碌的身影。

  “張教授,你一個漢族女子能對我們的民族藝術如此重視,我們太感動了!”這是搶救錄制過程中,張天彤最常聽到的話。就這樣,她花了兩年的時間,圓滿完成了《中國少數民族瀕危傳統音樂搶救項目》,高品質錄制了達斡爾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80餘位歌手演唱的620餘首民歌、16段民間舞蹈以及口述史訪談等共計300餘小時視頻資料。這些資料將被永久保存在《中國記憶——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基礎資源數據庫》這一國家級聲音檔案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