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紹興二章(何以中國)
http://www.CRNTT.com   2024-05-26 09:31:50


紹興斜橋   秦宣夫繪
  中評社北京5月26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

  一

  暮春三月,江南草長。在浙東這片山簇海擁的土地上,樹木花卉生長得繁茂茁壯,如同青春洋溢的少年。寬闊的庭院內,多株玉蘭樹綻放出白色和紫色的碩大花瓣,在和暖明麗的陽光下鮮亮奪目,讓人感受到撲上眉梢的春意。

  我置身的這個地方,是位於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的王陽明故居“伯府第”。

  這是一處白墻黛瓦的大型建築群落,一軸四進,寬闊幽深,莊嚴端肅,有著明代公侯府邸的恢弘氣派。它是結合考古發掘和史料記載,在數百年前的王陽明故居遺址上復原重建的,其中伯府大埠頭、石碑坊殘跡、碧霞池、石門框、飲酒亭和後花園是當年的遺存。

  站在5個世紀前王陽明曾掬水洗眼的碧霞池、感悟心學的觀象台旁,我根據對其著作和傳記的印象,想象主人的音容笑貌、起居行止,但腦海里浮現的只是一些零碎模糊的影子,就好像幾排稀疏的樹木,無法遮掩住大片的荒地。好在新建的王陽明紀念館彌補了這一不足。它借助光影展示等數字技術手段,完整重現了王陽明的生平,展示了陽明心學萌生、發展和傳播的過程,為其生命履歷和思想脈絡,描繪出一張清晰的圖畫。

  在歷史上的大儒中,王陽明是一個傳奇人物。南宋以來的幾百年間,程朱理學成為主流思想,但大多數儒士只會“無事袖手談心性”,作玄學式的談論。王陽明則不同,作為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他有著實幹家的才能和強悍的行動力。他多次受命統軍征戰,維護邊疆地區平安,並一舉平定明宗室寧王叛亂,一次次為衰朽不堪的朱明王朝“續命”。

  但王陽明更大的影響,還是他作為思想家的貢獻。他的心學是對傳統儒學的一次革命性發展。他倡導“心即是理”,認為明心即可見性,不假外求,擺脫了程朱理學的桎梏,開辟了一條追求個體實現的新路,為儒學思想注入一股活水。他的“致良知”“知行合一”之說,更是具有鮮明實踐色彩的行動哲學。王陽明的臨終遺言很有名: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用那個時代的價值標準來衡量,他的道德事功都堪稱一代冠絕,王陽明的確做到了嘔心瀝血、死而後已。但創建一個更好、更合理、更符合人性的現代社會,需要一種全新的眼光、胸懷和氣魄,這些並不是他能夠具備的,我們當然也不能越過時代來苛求他。

  領受這項使命的先驅者之一,是蔡元培。他也誕生在這片土地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