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騰出發展要素 搶抓產業機遇
http://www.CRNTT.com   2023-06-22 15:21:53


  中評社北京6月22日電/據新華網報導。越城印染、化工,柯橋紡織、印染,上虞化工、機電,諸暨五金、襪業、珍珠,嵊州領帶、廚具,新昌醫藥、軸承……改革開放以來,浙江民營經濟萬馬奔騰,紹興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塊狀經濟”,具有全國乃至全球影響力。

  在改革中成長壯大,又依靠改革涅槃新生。作為浙江省傳統製造業改造提升綜合改革試點市,近年來,紹興堅持以“八八戰略”為統領,強力推進創新、深化改革攻堅,緊抓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地瓜經濟”提能升級“一號開放工程”,對標高質量發展要求,對准高科技產業賽道,持續推動“跨域整合”“全域治理”,騰出發展要素,搶抓產業機遇,成為“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的實踐樣板。

  堅決推進“騰籠換鳥”化解“成長的煩惱”

  傳統製造業曾在經濟增長、就業帶動、稅收擴大等方面有過重要貢獻,但在社會發展進步中也遇到瓶頸:能耗負擔重、經濟效益低,市場競爭力、發展後勁不足。

  發展形勢所需,變革勢在必行。紹興是江南水鄉、地處丘陵地帶,平原面積占比僅18.3%,其中永久基本農田占比超過85%,可開發的存量土地資源極為有限且分布零散,用地不足導致優質項目無法落地。

  2017年,紹興成為浙江省唯一的傳統製造業改造提升綜合改革試點市,開啟傳統產業全市域全領域的大提升行動。

  將中心城區越城區的印染、化工企業,整體搬遷集聚到柯橋區、上虞區——全面啟動“跨域整合”,是紹興推進“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的“重頭戲”,更是“硬骨頭”。

  當地幹部回憶說,頭五個月,這項工作進展緩慢:有的區不情願接收,因為水電氣設施需要投資配套;有的區不情願轉出產業,因為經濟增長數據做減法;有關企業也不情願搬遷,因為涉及大量事務變動。

  搬遷集聚之前,越城區有印染企業47家、化工企業35家,工業總產值超過400億元,占當地經濟生產總值比重近四成。推動兩大支柱產業整體搬遷,勢必“傷筋動骨”。

  如何凝聚“壯士斷腕”的決心?組織企業組團、兼並重組、徵收退出、轉型發展等分類施策,建立“每周快報”發到涉及區縣、涉改企業,5個領導小組全面走訪企業、解讀政策,抓龍頭企業、協會會長單位帶頭搬遷,幫助企業解決廠房層高、員工安置等實際問題……

  “觀念的扭轉引領行動的加速。”紹興市發改委主任何堅剛說,堅持擔當作為、事在人為,紹興實施“組合拳”推進印染、化工產業整體搬遷集聚工作,以短期陣痛化解“成長的煩惱”。

  此後,越城區47家印染企業全部搬遷集聚,5個印染組團落戶柯橋印染集聚區,18個化工項目異地開工建設,累計騰出土地1萬多畝。

  增量轉型與存量提質並舉

  5月10日,紹興中芯集成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掛牌上市。這是紹興集成電路“萬畝千億”平台首家自主培育的上市企業。

  在紹興市越城區,以中芯、長電、豪威等鏈主型企業為引領的集成電路產業,已經集聚上下游將近123家企業。主導產業從印染、化工轉為集成電路、生物醫藥。越城是紹興推動傳統製造業改造提升的縮影。

  既要迎難而上“騰籠換鳥”,更要善作善成“鳳凰涅槃”。

  紹興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俞靈燕介紹,在騰退土地上,紹興全力打造“泛半導體+”全產業鏈閉環的“紹芯穀”,實現集成電路產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強。

  增量轉型,存量提質。在“跨域整合”取得階段性成效後,紹興“大整治”與“大提升”深入推進,全面啟動開發區(園區)工業全域治理,並以數字經濟為抓手賦能工業提質增效。

  2019年,紹興實施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三年行動計劃,累計完成改造1320家企業。2021年,紹興啟動智能製造五年提升行動,打造以“未來工廠”為引領、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為主體的新智造企業群體、產業集群。

  走進迎豐科技廠區,“織造印染產業大腦”中的“數字孿生工廠”模塊正在有效運作,實際業務和生產場景被模擬、分析、追蹤、比對、測算,產品質量、成本等信息實現全程追溯。

  目前,由柯橋區建設的織造印染產業大腦已在浙江省產業大腦能力中心上線。項目累計接入數字供應鏈、設備雲聯、智能排產等應用場景20個、接入紡織印染企業1800多家,基本實現全區印染企業全覆蓋,推動行業生產效率提高8%以上,能耗降低10%以上,良品率提升15%以上。

  數字經濟動力凸顯。今年1-4月,紹興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製造業產值達到291.5億元,同比增長18.3%。

  輕裝上陣搶抓產業變革機遇

  搬遷集聚之後,紹興印染、化工企業數量從82家降至23家,用地面積從10202畝降至6571畝,但產值從400億元提升至900億元以上,稅收從18億元提升至65億元以上。

  堅決推動跨域整合、全面提升的紹興工業,以更加輕盈靈動的姿態迎接新一輪產業變革機遇,發展空間豁然開朗。

  走進嵊州經濟開發區(高新園區),總投資130億元、預計實現年產值200億元的比亞迪新能源動力電池生產基地內一派繁忙景象。目前,嵊州新能源裝備產業已經集聚規上企業83家,產業集群效應正在加速釋放。近五年間,嵊州共引進投資項目196個,總投資額達到1464億元。

  今年一季度,紹興市生產總值達到173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1%,比2022年加快1.7個百分點。其中,紹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92億元,同比增長7.3%。

  輕裝上陣,動力凸顯。紹興經濟發展增速從2018年在浙江省內排名倒數,持續提升至目前第三位。

  記者瞭解到,目前紹興以集成電路、高端生物醫藥、先進高分子材料、智能視覺四大浙江省級“萬畝千億”新產業平台為龍頭,驅動新興產業鏈條不斷延伸。

  五年多來,紹興推進“騰籠換鳥”,實現“鳳凰涅槃”,折射出當前縣域經濟發展的動力之變:從釋放個體創造力的“市場效應”,到推動跨縣區統籌、更大範圍布局分工的“集聚效應”,加速邁向高質量發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