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知識體系建設的未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27 11:06:35  


 
  中國有沒有發展出自己的知識體系的可能?上面說過,中國具有很多有利的客觀條件。從歷史上看,中國可以也能夠發展出自己的知識體系。這就需要很多主觀上的努力。歐洲的知識體系也是主觀的產物。知識體系是人類創造出來的。至少可以從如下一些制度改革入手。
政治控制制約知識創新

  第一,政治和行政分開。對知識體系的創造來說,政治和行政應當有不同的責任。對現行政治應當有個新的定義。現在的政治是知識體系的阻力,因為其強調的是控制。政治一方面要從知識體系領域撤出來,另一方面要為知識體系的創造者,造就有利的環境來進行知識創新。現在的政治控制必須通過政治方法才能得到解決。要意識到,知識體系是政治最重要的支持力量。傳統中國是這樣,西方社會也是這樣。中國當代政治的脆弱就是因為缺失知識體系。因為知識體系是人創造的,行政不可避免。高教、研究所、智庫等知識生產組織不可避免行政管理。撤出政治,強化行政,有利於知識體系的生產。

  第二,重新設計基金分配制度。現在的基金或者研究經費是實現政治控制的有效經濟手段,是思想意識的控制體,通過行政管理手段體現在知識生產領域,即教育和科研領域。就是說,中國的教育和科研的核心不是知識創新,而是控制。舉例來說,如果百分之八十五的收入是基本工資,而百分之十五的收入來自於研究經費或者其它的資源,那麼知識創造者就可以不用為生活所擔憂,可以憑借自己的興趣來作思考、來做研究,這樣才會有創新。

  但中國目前的局面是,不到一半的收入來自基本工資,而大部分要來自於申請研究經費等。為了生存,教育者和研究者不得不花大量的精力來向掌握資金者(往往是政府部門或者政府代理人)申請資金。而掌管資金的權威和機構並不是為了研究和創新,而是為了控制。政府所掌握的錢越多,可申請的項目也就越多,對教育和研究者的吸引力也就越強。這哪裡是研究創新機制,僅僅是控制機制。對掌管金錢者而言,你要向我申請資金,你就必須聽我的,我叫你做什麼,你就做什麼。你越聽話,你所能得到的錢就越多。當然,你越聽話,表明控制就越有效。怎麼辦?應當把大部分研究經費作為工資分配給研究者。同時,基金制度要透明化。這方面,發達國家有很多好的經驗,不難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