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積極發展戰術核武器,美俄核博弈或加劇
http://www.CRNTT.com   2020-07-08 10:33:24


 
  在特朗普政府以前,歷屆美國總統都在有意削弱對於戰術核武器的重視,更多的把在歐洲部署核武看作是對於盟友的保證,象徵意義居多。但是在特朗普入主白宮以後,隨著美國重歸“大國競爭”之路,其核政策也發生了改變,在美國防部發布《國防戰略報告》1個月內,2018年2月2日,特朗普政府發布了《核態勢評估》報告,這是2010年4月以來美國政府再次出台此類報告。該報告認為,現在的國際安全環境大幅惡化,世界變得更加危險。報告把俄羅斯、朝鮮和伊朗指明為核威脅的重要國家,稱因此美國為了保護自己和盟友,必須調整目前的核政策,加強對核武器的依賴性。

  而在海灣戰爭和“9·11”事件爆發後,局部戰爭和反恐戰爭又為新型低當量戰術核武器發展提出了現實需要。同時精確制導技術獲得突破性發展,也為新型低當量戰術核武器研製奠定了技術基礎。美國政府認為,面對其他大國日益增長的核實力和於美國矛盾不斷激化的局面,現有核威懾體系已經過時,無法對其戰略競爭對手形成有效威懾,而通過發展和部署小型核武器,並與高精度的載具配合,既可直接支援陸、海、空戰場作戰,打擊敵方戰術縱深內重要目標(如地下武器庫和地下指揮所等),彌補常規打擊能力的不足,還可形成具有不同威力及毀傷效應的全譜威懾手段。美參聯會指出“將核武器納入行動區需要考慮多個變量。使用核武器可為取得決定性成果和恢復戰略穩定創造條件。具體而言,使用核武器將從根本上改變戰鬥範圍,並創造條件來影響指揮官如何在衝突中獲勝”。因此,美國目前更重視的是戰術核武器的實戰作用,研製實用性更強、精度更高、威力更低的戰術核武器是其重點。在2017年美國國防部公布了一份核武庫的升級報告書,計劃在6年左右的時間內花費500億美元全面升級戰術核武庫,保證在2035年之前能夠重新實現對俄羅斯的戰略核優勢。

  美方的具體動作有:2019年3月,美國政府向國會提交了2020財年國防預算法案,把用於研製低當量核導彈的費用增加8.3%。美海軍抓住這一機會開始為“俄亥俄”級核潛艇攜帶的潛射彈道導彈研發新型戰術核彈頭。2019年11月,位於得克薩斯州的潘塔克斯工廠完成了首批約50枚W76-2戰術核彈頭的生產,並移交給美國海軍,用於替換現役俄亥俄級核潛艇搭載的W76-1核彈頭。作為W76-1的“縮小版”,W76-2是一種小當量的戰術核彈頭,可大批量生產,具有很強的兼容性。除了潛射彈道導彈,美海軍還將重啟海基核巡航導彈,這種戰術核武器可能基於“戰斧”巡航導研製,射程超過1500公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