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積極發展戰術核武器,美俄核博弈或加劇
http://www.CRNTT.com   2020-07-08 10:33:24


 
  在常規軍事領域,由於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長期的制裁,導致俄在武器裝備發展上缺乏足夠的國防經費。2019年度美國的軍費預算幾乎是俄羅斯的10倍,甚至連沙特和日本都排在俄羅斯之前。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將有限的國防經費投入到常規武器裝備的研發部署中對國家整體軍事力量提升極為有限。此外,由於西方軍事技術的迅猛發展削弱了俄羅斯軍事強國的地位,高新科技的發展推動了武器裝備的發展和作戰方式的演變。美歐等國家在信息作戰、無人技術、網絡戰武器等高新國防科技領域不斷取得突破,在戰略前沿技術和顛覆性領域始終保持著領先的技術優勢,而蘇聯解體導致俄國防科研水平下降影響至今,整體創新能力不足,難以支撐新型武器裝備的研發。

  為了能夠制衡西方常規軍事力量優勢,俄羅斯必須揚長避短,而其自身龐大核武庫就是可被倚仗的關鍵力量之一。根據年初普京在國情咨文中的表述,俄羅斯希望的是在未來能擁有一個相對和平穩定的周邊環境,這樣才能較少為了安全而付出的國防成本。而核武的巨大破壞力可以對其他國家形成足夠的威懾,俄羅斯認為,足夠數量並且相對先進的戰略核武力量,可以使俄羅斯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不會面對那些可能會威脅到國家核心利益以及政權存亡的大戰。而在理論上使用更為靈活,門檻更低,但是威力同樣不可小覷的戰術核武器,更能使潛在敵人相信俄羅斯在面對“切香腸”式的小規模軍事衝突或騷擾中也存在發動核打擊可能,所以不敢輕舉妄動。這樣戰略、戰術核武相結合,就能讓俄羅斯能同時免疫大仗和小仗,才有機會集中精力進行經濟建設。

  而作為另一個核大國,美國近年來也加強了戰術核武器的研發和部署,不僅重啟海基戰術核武器,還對空基戰術核武器進行更新換代,在使用戰略上也更加激進。

  美國是世界上最早研製戰術核武器的國家,上世紀50年代初,美國便開始發展戰術核武器,並於1952年部署第一種適合戰術飛機攜帶的輕型核炸彈。冷戰期間,戰術核武器是美國為給盟國及夥伴國家延伸威懾的重要手段。為瓦解蘇聯在中歐的地面裝甲優勢,美國及北約在歐洲戰區曾部署近萬件戰術核武器。冷戰結束後,美國為應付大規模戰爭而製造的戰術核武器已無法適應形勢發展需要,為此開始宣布削減和銷毀部分核武器,並陸續將戰術核武器從歐洲、亞洲等地區撤出。目前,美國約有760件戰術核武器,其中約200件部署在歐洲多國,餘下的部署在國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