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80後”走入軍營 成中國軍隊主體力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30 10:10:47  


“80後”這些充滿個性的新一代軍人,逐漸成爲中國軍隊的主體力量。(資料圖)
  “80後”成為軍隊主體,帶來生機,也帶來課題 

  “80後”軍人個性強、想法多,但通過因材施教式的管理,照樣能帶成“老虎兵” 

  核心閱讀 

  有這樣的例子:  

  參加植樹活動下起了雨,士兵不執行“冒雨植樹”的命令。是戰士無組織無紀律,還是領導指揮失當? 

  班務會上,戰士嫌班長囉嗦,當眾提醒他就寢時間到了。是戰士無視權威,還是班長沒有帶頭執行規章? 

  也有這樣的數字: 

  在中國赴黎巴嫩維和工兵營第一批和第二批官兵中,“80後”占了70%以上,如果只統計士兵,這個比例將超過85%。 

  在今年7月的淮河抗洪中,參戰官兵99.8%的戰士、69.2%的連排職幹部生於上世紀80年代,有3800餘名之多,占總數的87.5%。 

  越來越多的“80後”走入軍營,這些充滿個性的新一代軍人,逐漸成為軍隊的主體力量。他們帶來生機,也帶來新的課題。“八一”建軍節前,我們走進瀋陽軍區某集團軍的座座軍營,感受“80後”軍人的內心世界。 

  保衛國家與學習鍛煉 

  要讓戰士明白軍人價值怎樣體現 

  三年前入伍時,楊尚磊偷偷帶來了一張數額不菲的銀行卡。 

  父親是成功的商人,楊尚磊從小就生活在蜜罐里。考慮到孩子的發展,父親把他送進了軍營。起初,部隊的生活讓小楊極不適應。在食堂吃飯,他簡單應付一下,飯後就到軍人服務社買零食吃。穿髒的襪子從來不洗,一扔了事。連隊幹部批評他,這個“大款”子弟挺不樂意:花我自己的錢,礙著誰了? 

  漸漸地,小楊發現,用過的牙膏皮、礦泉水瓶,都被連隊收集起來賣到廢品收購站,然後買些笤帚等工具回來。為了改變自己的形象,小楊為連隊買回一大堆笤帚,還要求自己出錢把連隊的電腦和桌子全都換成新的,卻被連隊幹部拒絕:這樣做,不對!軍營,訓練的是一種意識。這件事,讓小楊很受震動。 

  去年底,某旅一營統計新戰士入伍動機,結果出人意料:大部分戰士都寫上了“入伍來鍛煉”或“學開車、修車技術”等,只有10%左右的戰士寫的是“保衛國家、報效祖國”。 

  但是,該營的教導員李德鵬卻說,儘管這些年輕戰士沒有滿嘴“口號”,但他們內心同樣有抱負,有激情。平時聊天時問到:如果戰爭爆發,你會如何選擇?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會毫不猶豫地脫口而出:上前線。 

  與該營的調查相應的,是某“紅軍團”的一個問卷調查。這份調查顯示,不少戰士入伍時都沒有太明確的人生目標,有的甚至是因為在家“難管”而被父母“逼”著參軍的。 

  這項調查還顯示,新入伍的戰士,50%以上有過打工經歷,從事的工作也五花八門。可以說,在形成世界觀、價值觀的青春期,新戰士們的第一位老師是社會,不是軍營。 

  “社會多元化,軍營里年輕人的觀念也多元化。同時,緊張的社會節奏、優勝劣汰的競爭環境,往往讓他們變得很理性,很現實,也更加獨立。”這個“紅軍團”的政委袁紅剛說,“個人的更好發展從來都是美好的、進步的願望,這與軍人的理想並不矛盾。我們決不能指責這些孩子們‘自私’或者‘胸無大志’,而要慢慢讓他們明白,軍人的價值應該怎樣體現出來。” 
集體榮譽與個人榮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