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春秋到春節:餃子中包裹的中國故事
http://www.CRNTT.com   2024-02-13 15:25:53


  中評社北京2月13日電/據新華每日電訊報導,春節時,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包餃子、吃餃子,牽動著許多中國人心中無比溫馨的記憶。在北方,芹菜餡餃子寓意“勤奮上進”,而韭菜餡餃子則寓意“長長久久”;在南方,蛋餃和炸成金黃色的油角,外觀酷似元寶。餃子,不僅象徵和睦團聚,也承載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祈願。

  吃餃子是什麼時候成為春節習俗的?中國人吃餃子的歷史又可以追溯到什麼時候呢?

  吃餃子作為春節習俗的起源並不明確,但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仁湘介紹,餃子在明代宮中被稱作“水點心”“扁食”,並有將銀錢包入餃子中的習俗,寓意新年的吉祥。

  王仁湘介紹,春節吃餃子的風俗到了清代已廣為流傳。清代《燕京歲時記》記載,初一“無論貧富貴賤,皆以白面作角(餃)而食之,謂之煮餑餑。舉國皆然,無不同也”。

  關於餃子最早的文獻記載之一,來源於南北朝時期文學家顔之推:“今之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

  “根據顔之推的描述,這偃月形的餛飩其實就是餃子,也使得烹飪學界長期認為餃子起源於南北朝時期。”王仁湘說。

  而考古學界的發現,則將餃子的歷史追溯到春秋時期。山東滕州,春秋時期薛國的都城所在地,成了探索餃子起源的重要地點。

  山東博物館考古研究部副主任王冬梅介紹,1978年,考古學者對薛國故城遺址進行了重點發掘,發現約2500年前的薛國國君的墓中擺放著28件青銅禮器,裡面的牛、羊、豬、雞、魚骨骼保存完好。更令人興奮的是,當一件銅簠被打開時,考古學者看到其中擺放著狀似水餃的食物。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