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周恩來解釋:為什麼不急於收回香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4-03 09:37:32  


 
  要使香港成為中國對外經濟交流的基地,歸根到底是要發揮香港企業家的作用。周恩來指出:“現在國內的社會主義改造已經基本完成,私營企業已經全部公私合營,對其在香港的企業則不要去變動它。”否則在原料、市場、銷路上反而吃虧。“香港的企業家是我們的朋友,他們搞的是資本主義,不是帝國主義。過去我們同民族資產階級合作過,將來同香港企業家還是可以合作的”。

  1952年,大陸曾在國家機關、部隊和國營企業等單位中開展反對貪污、反對浪費、反對官僚主義的“三反”鬥爭,在全國資本主義工商業中開展反對行賄、反對偷稅漏稅、反對盜騙國家財產、反對偷工減料和反對盜竊國家經濟情報的“五反”鬥爭。香港企業家對“三反”、“五反”心有餘悸、耿耿於懷,擔心將來會再來個七反八反的。周恩來擔保不會出現此種情況,因此“港澳的同胞不要擔心前途”。他還說:同香港企業家合作,要使人家有利可圖,不要使人家吃虧。我們對他們的政策要根據實際情況有所改變,要靈活,不能死板。香港企業家中有些人“一時還不相信我們,對我們的政策有懷疑,可以讓他們再看一看,看二十年都可以。我們不要歧視他們,責怪他們”。

  美國政府對中國的封鎖禁運政策一直延續到1969年7月才稍有鬆動,長達二十年之久。此間,由於中國對香港採取了正確而靈活的政策,使香港在擴大中外進出口貿易、發展中外經濟交流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又作出了在與香港相接的深圳舉辦經濟特區的決定,從而使香港自由港的作用進一步延伸到內地。(來源:人民網 摘自:《大智周恩來》)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