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周恩來為何親筆批示逮捕自己親弟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7-17 09:53:25  


周秉德
 
  如今,伯父已經去世30多年了,他將自己的骨灰融入祖國的山川湖海。周秉德的公公沈謙在病痛中也留下遺囑:“我一直敬佩周總理,更要學習周總理。我死後的骨灰,你們千萬不要送進八寶山,你們幫我撒到江湖或樹下。”沈謙病故後,周秉德夫婦將他的骨灰撒入天津海河的入海口。1992年,周秉德又連續送走了兩位至親——先是伯母鄧穎超病逝,7月周秉德來到天津海河入海口,為伯母的骨灰送行;然後 12月周秉德的婆婆病故,再次撒播骨灰入海。1999年,相伴她多年的摯愛丈夫沈人驊也走了,她悲傷地踏上了人生中第四次送走親人骨灰的水路。

  周秉德的這些親人,在世間沒有一塊墓碑,但她對他們的懷念卻深埋心底。如今,已年過七旬的周秉德居住在北京一棟上世紀 50年代的紅磚老房里。從中國新聞社副社長職務上退休之後,她還擔任著全國政協委員。采訪結束時,她的兩個雙胞胎孫子剛放學回來,周秉德的臉上滿是享受天倫之樂的慈愛。

  數十年的秘密

  周秉德在26歲那年迎來了生命中的“白馬王子”。那年,周恩來的老警衛秘書何謙為兩個年輕人牽了紅綫,周秉德見到了英俊帥氣、會四國語言的空軍上尉沈人驊。他謙和、穩重、正派、有知識。周恩來夫婦得知他即是著名民主人士沈鈞儒的長孫時,非常欣喜。周秉德和沈人驊迅速墜入愛河,當時沈人驊在和她見面不久後就返回了西安工作,此後兩人一直書信不斷。

  在沈人驊給周秉德的一封信里有這樣一段話:“今天我騎車經過學校後院的一片紫竹林,微風拂過,捎來陣陣槐花的清香,沁人心脾。”就是這幾行樸素的文字,讓周秉德產生了感情,“我相信對方是個懂得生活情趣的男人。”第二年的國慶節,他們結了婚,開始患難與共的相守。周秉德的臥室床頭,有張精心裝裱起來的廬山風景照,便是周恩來送給她的結婚禮物——“這是伯伯本人最珍愛的七媽的一張攝影作品。望著那張照片,仿佛能看見雲霧在山間緩緩流動。”

  如今周秉德還依然記得1960年的夏日,在北戴河的沙灘上散步,伯伯和她之間那番看似不經意的談話。“伯伯談起多年前他在法國留學時的初戀往事。他曾有過一個很談得來的女朋友,但當他決定獻身革命時,他覺得只是作為革命同情者的她并不合適。他所需要的是能一輩子從事革命,能經受起任何艱難險阻和驚濤駭浪的愛人。”周恩來對周秉德回憶說:“所以我後來選擇了你七媽,在這一點上你七媽是當之無愧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