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學者:港式發展已不合十七大精神 急需變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1-12 02:03:26  


今日香港理工大學舉辦了“十七大與香港”講座。(中評社記者攝)
圖為講者全國人大常委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兼全國政協委員劉廼強先生。(中評社記者攝)
圖為講者香港理工大學中國商業中心主任陳文鴻博士。(中評社記者攝)
  中評社香港11月12日電(記者 何耀雄)“十七大政治報告中的胡錦濤主席所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對香港而言是個警號。不可否認,香港式發展長期以來對廣東的經濟發展有著很大貢獻,然而,港商將工廠北移,留下了的大量污染,是其經濟增長遠不能彌補的。而這種發展模式,也正是十七大報告中科學發展觀所極力要避免和排斥的。”陳文鴻博士今日在一個學術論壇上警告香港的危機意識不足。

  香港需變革 迎合國家大思維

  中共十七大政治報告是中共十六大的完善,也是對改革開放政策二十年以來的一個總結,對於中國未來五年、以至未來二十年和平崛起的發展路向,既展示了願景,也有著一個劃時代的指導性意義。然而,作為中國特區的香港,陳文鴻認為,香港上下官員、市民均對國家主席胡錦濤所發表洋洋三萬字的政治報告,認識不足、研究不夠。

  香港理工大學今日特舉辦了一個名為”十七大與香港”的講座,希望引起香港市民對於十七大精神的廣泛關注和深入討論。

  香港式發展長期以來是一種美國經濟式的硬發展路向,深圳也是在這種模式上發展起來,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的二十年,中國的對外貿易額從1978年到如今,成績相當驕人,達到了九十倍的驚人升幅,讓一眾西方大國始料不及。然而改革開放摸索了這麼多年以來,中國也已經為這種發展模式付出了極沉重的代價,如社會矛盾日深、貧富懸殊加劇、城鄉發展差距擴大、貪污腐敗惡化等等問題。中國已經到了一個急需尋覓新發展路向的時候,科學發展觀為中國指明了一個可持續的發展路向,上承了八十年代改革開放讓人民小康的理念,也同時兼顧了精神、文化、生態、社會文明的以人為本理念,力求在二十年間全面建設一個小康社會而努力。

  陳文鴻以“野蠻市場化”來形容香港的模式給中國所帶來的問題,講者認為香港的粗暴發展模式只求商人私利,與十七大科學發展觀的和諧理念不符,經濟高度通漲化和地產化,商人不顧社會道德和公義的發展已經產生了太多問題,一如港商在珠江三角洲的污染已經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港商只顧私利,將自己處理廢料的成本轉嫁給當地居民。香港人習慣了依賴中央的特別照料,慢慢變得不求上進,缺乏生命力和競爭力。

  陳文鴻預期,中央的對港政策將進一步整合在國家的總體戰略裡,政策將會變得更為合理,所以香港不能再只盼望成為中央的受益者,也需要更多的考慮到自身對祖國的承擔,要有一個新的國家視野,思考怎樣才可以配合國家的發展方針,為國家作出貢獻。

  講者提醒,中央明年跟東盟所簽署的“10+1”條約,中央所帶給東南亞的優惠,將會跟香港跟內地所簽署的CEPA差不多,屆時,香港將會面臨更多的競爭。所以,香港更需要好好把握現在大陸市場的商機和香港現存的有利條件。

  十七大精神 中國將走向高成本社會

  與會講者劉廼強先生認為十七大“以人為本”精神所揭示的,是中國將會走向一個高收入、高福利和高能源效益的高成本社會,人民的生活會得到均衡的改善,可以說,十七大中所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顛覆了傳統以所有制和階級界定的社會主義,是種謀求人民共同富裕,以人為本的近北歐式社會發展模式。

  全國政協委員李國強認為,從十七大的人事變動來講,新的領導班子變得專業化和年輕化,更有利於中國未來穏定的發展路向。更多的技術性官員出掌重要職位,顯示出中國發展的專業化,更多實幹務實的地方官員進入中央,也有利於中央制訂更多通達民情的政策。隨著中央部委等機關對高學歷人才的渴求和招聘門檻的提高,配合著一系列的人才培訓措施,可以預期,中國的管治團隊也會更有效率。

  全國人大常委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兼全國政協委員劉廼強先生、全國政協委員李國強先生和香港理工大學中國商業中心主任陳文鴻博士,均出席了今日由香港理工大學所舉辦的“十七大與香港”講座。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