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人民日報:推動大繁榮 興起文化建設新高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1-12 11:45:01  


  中評社香港11月12日電/《人民日報》今天刊登評論員文章表示,黨的十七大突出強調了加強文化建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極端重要性,對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作出全面部署。這是我們黨總結歷史、立足現實、著眼未來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充分反映了對當今時代發展趨勢和我國文化發展方位的科學把握,體現了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高度文化自覺,表明了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進程中,中國共產黨人將更加主動地承擔起傳承文化、繁榮文化的歷史責任。 

  文化的進步反映社會的文明進步,文化的發展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為滿足人民精神期待的重要保證。

  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客觀要求。歷史上,每一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時期,往往也都是文化繁榮興盛的時期。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與經濟的快速發展相比,我國文化發展相對滯後,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不相適應,同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適應,同我國的國際地位不相適應,這在客觀上要求我國的文化有一個大發展大繁榮。

  經過29年的改革開放,我們已經具備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的現實條件。不斷增強的經濟實力,使我們可以拿出更多人力、物力、財力投入文化建設;人民群眾日趨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為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供了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全社會對文化建設的關注和重視,為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最根本的是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風貌更加昂揚向上。 

  圍繞這些目標,十七大報告提出了四個方面的任務: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設和諧文化,培育文明風尚;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推進文化創新,增強文化發展活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和諧文化是全體人民團結進步的重要精神支撐。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在時代的高起點上推動文化內容形式、體制機制、傳播手段創新,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是繁榮文化的必由之路。這四個方面,既立足中國,又面向世界;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時代特徵;既有繼承的要求,又有創新的期待。我們必須以更深刻的認識、更開闊的思路、更有效的政策、更得力的措施,大力推進,努力創新,營造社會主義文化百花盛開、姹紫嫣紅、健康向上的繁榮景象。

  古往今來,每一個偉大民族都有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每一個現代國家都把文化作為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力量。一個民族的覺醒首先是文化的覺醒,一個國家的強盛離不開文化的支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然伴隨著中華文化繁榮興盛。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不僅是重大戰略部署,也是具有廣泛感召力的響亮口號。充分發揮人民在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不斷調動廣大文化工作者的積極性,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我們就一定能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創造文化的新輝煌,讓文化的力量推動社會的進步,讓全體人民共用文化發展成果。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