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兩岸青少年文化交流增進中華文化認同的實踐探索
http://www.CRNTT.com   2024-11-24 00:15:21


  中評社╱題:兩岸青少年文化交流增進中華文化認同的實踐探索 作者:陳志英(漳州),閩南師範大學教育與心理學院心理學系副主任、應用心理學研究所副教授、福建省應用認知與人格重點實驗室成員;李婕(漳州),閩南師範大學教育與心理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在讀碩士研究生;陳順森(漳州),閩南師範大學教育與心理學院院長、福建省應用認知與人格重點實驗室主任/教授

  【摘要】文化認同是助推兩岸同胞實現心靈契合的重要前提,是形成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的重要基礎。青少年是未來兩岸關係的重要參與者,正處於認知和價值觀形成與發展的關鍵時期,推動兩岸青少年文化交流,有利於促進兩岸瞭解互信,提升中華文化認同。台灣民進黨當局從認知、情感和行為等方面極力阻礙兩岸文化交流和認同,極易使發展中的青少年對兩岸關係產生錯誤認知,不利於兩岸融合發展與和平統一。為讓兩岸青少年,尤其是台灣青少年深入瞭解中華文化,認同中華民族,可協同組織社會多方力量構建兩岸文化交流組織和平台開展多樣化活動;從傳承與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入手,綫上綫下多渠道多形式鼓勵他們在交流互動中消除偏見,增進理解;在活動體驗中喚醒他們的內在情感,提升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度,使知情行三者合一,助推兩岸同胞最終實現心靈契合。

  一、問題提出

  《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指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歷史和文化所決定的,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和勢所決定的。要拉緊兩岸情感紐帶,增強兩岸同胞對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的認同。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中再次強調完善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中國政府堅持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國家統一政策的不斷優化,是台海兩岸關係走向和平穩定的積極力量。

  自上個世紀90年代李登輝上台後,台灣經歷了陳水扁、蔡英文當局等“去中國化”的教育、文化和政治操作,台灣青少年接受的“同心圓”史觀試圖隔絕台灣歷史與中國歷史,以“鄉土文化”和“多元文化”模糊學生的中華民族認同。今年賴清德上台後的520就職演說中也打著“本土化”和“多元化”的幌子,試圖全面改造島內民衆的文化認同、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妄圖割斷兩岸歷史連結,從而塑造其“台灣主體意識”及背後的“台灣獨立意識”。這些做法不僅剝奪了台灣青少年瞭解和學習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正當權利,讓他們對祖國大陸及兩岸關係有錯誤的認知,對兩岸融合發展與和平統一產生極為消極的影響。

  青少年是未來兩岸關係的重要參與者,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多想些辦法,多創造些條件,讓他們多來往、多交流,感悟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潮流,感悟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趨勢,以後能够擔當起開拓兩岸關係前景、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當前,兩岸在青少年文化領域的融合發展,已形成了不少夏令營、冬令營等交流品牌,可是一些台灣年輕人認為到大陸看的多、聽的多,但互動性不够,參與度低。此外,雖然近幾年來網絡平台和社交軟件的流行,為兩岸青少年交流打開了新的天地,但由於網上信息良莠不齊,負面情緒聚集速度快等缺點,難免對彼此的瞭解帶來一定負面影響。因此,如何更好推動兩岸青少年深入交流,增強台灣青少年的文化認同,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實現促融合、謀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兩岸青少年文化交流提升中華文化認同的重要性

  (一)共同的血脈和歷史文化是兩岸青少年文化認同的深厚基礎

  兩岸同根同源,同屬一個血統和族群。據人類學考古研究考證,台灣的人類,最早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約7萬-5萬年前的低海平面時期,從閩南、粵東經“東山陸橋”遷徙到台灣的①。現存記載台灣史上共有四次比較大規模的移民浪潮,三次集中在明清時期,包括鄭芝龍、鄭成功和施琅,第四次移民浪潮是在國民黨戰敗退守台灣之初的三、四年間,有近200萬大陸人口遷入台灣并帶去了大量的資金和人才。從人口地理學角度來看,如今台灣人口中真正的原住民僅占2.4%,其餘人口主要包括客家人和閩南人②。據黃宣範統計的數據顯示,台灣同胞中閩南語系人口約占73.3%,客家語系人口約占12%,外省人約占13%,山地人約占1.7%③。

  兩岸同文同種,文化淵源有著深厚的歷史基礎。大陸多次遷移浪潮在推動台灣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為台灣地區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縱觀台灣地區文化史脈絡,雖然先後經歷荷西殖民、明鄭、清治、日本殖民和中華民國等時期,受到多元文化的影響,但時至今日,發揮主體作用的依然是中華文化④。台灣文化,說到底是由閩南文化、客家文化、原住民的南島文化和外來的新文化共處融合而形成的,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台灣的語言文化、民族文化及各種日常生活文化,包括深層的文化意義體系和文化模式,始終保留著中華文化的各種元素和歷史傳統。中華文化是中華兒女共同的精神財富和精神命脈,兩岸同胞對承載五千多年中華文明的中華文化的高度認同和執著追求,無疑是兩岸關係中最牢不可破的聯結。

  (二)青少年時期心理發展的特殊性是文化認同的重要基礎

  青少年時期(11-18歲左右)是個體身份認同和價值觀形成及確立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青少年經歷著生理和心理上的發展和轉變,處於思維發展的高峰期,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是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重要階段。他們表現出開拓創新、積極向上的特點,更加關注社會問題,思考個人與社會的聯繫,但思想和行為極易受到外部世界的影響,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在這個時期,他們經歷著“我是誰”的自我探索,需要從不同方面獲得對自我身份和社會角色的認知,尋求群體的歸屬感。他們對本民族的文化,經歷著認知層面的理解、情感層面的接受、行為層面的踐行,逐漸形成對自身角色及民族和國家身份的認同,并在成年期逐漸深入靈魂深處,發展成為完整意義上的社會人。青少年在這個階段所受到的啓迪和教育,對其一生的發展至關重要。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更是關係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⑤。因此,必須牢牢抓住青少年思想意識形成和強化的關鍵時期,增進兩岸青少年對中華文化的正確認識,這對於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產生更為強大的民族歸屬感和國家向心力、促進兩岸同胞實現心靈契合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國家和地方政策支持為兩岸青少年文化交流提供有力保障

  近年來,大陸積極擴大兩岸文化交流,國家和地方政府陸續出台了鼓勵兩岸交流的政策文件和具體舉措,并給予專項資金支持,簡化簽證手續,提供便利的出入境服務,為兩岸交流提供便利,促進兩岸關係的和諧發展。截至2023年,國台辦已批准在全國24個省區市設立了91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為台灣同胞前來參訪和開展兩岸交流創造更好條件。2023年9月,國務院出台文件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立一批兩岸青少年研學基地。

  政策為兩岸融合發展注入強勁的動力,同時也為加快搭建兩岸青少年交往交流的重要平台提供必要的保障。大陸多個省市地區經常組織各種文化交流活動,讓兩岸青少年可以更好地認識彼此,增進情感聯繫,為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如鼓勵兩岸學生和教師參與夏令營、冬令營、學術研討會等教育交流項目;提供獎學金和資助計劃,鼓勵大陸和台灣學生交流學習;通過文化藝術節、展覽、演出等形式,促進兩岸青少年的文化藝術交流,增進對中華文化的瞭解和欣賞;組織體育賽事和訓練營,通過體育活動增進兩岸青少年的友誼和團隊合作精神。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