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廈金“同城生活圈”建設:機遇、挑戰與策略
http://www.CRNTT.com   2024-01-08 11:33:58


建構廈金社會融合差序格局,讓“廈金路徑”產生示範效應。
  中評社╱題:“廈金‘同城生活圈’建設:機遇、挑戰與策略” 作者:楊昆福(廈門),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政治所博士生、廈門市陳元光學術研究會秘書長

  【摘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於2023年9月12日正式發佈,明確指出“實施金門居民在廈門同等享受當地居民待遇,率先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打造廈金‘同城生活圈’”。《意見》的發佈為廈金深度融合發展提供了強而有力的政策支持,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本文認為,廈門可穩步推進廈金融合發展創新性舉措。例如,探索廈金“跨域協同治理”模式,建構“廈金類市民”身份認同,打造“兩岸融合發展先行示範區”聯動體系,同時建構廈金社會融合差序格局,讓“廈金路徑”產生示範效應。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充分發揮福建對台的獨特優勢和先行示範作用,著力完善增進台灣同胞福祉和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堅持問題導向,突出先行先試,推動閩台人員往來更加便捷,貿易投資更加順暢,交流合作向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拓展,把福建打造成為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1〕《意見》於2023年9月12日正式發佈,明確提出支持廈門與金門加快融合發展。支持廈門開展綜合改革試點,以清單批量授權方式賦予廈門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更大的自主權。實施金門居民在廈門同等享受當地居民待遇,率先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打造廈金“同城生活圈”。〔2〕作為打造兩岸融合發展先行示範區的廈門,在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中,充分發揮歷史、現實及地緣、人文等諸方面優勢,與一水之隔的金門共同打造“同城生活圈”,可為探索廈金深度融合創造新路徑,為兩岸融合、閩台融合發展提供可資借鑒的樣板與典範,並將產生難以估量的模式效應及正面效用。打造“廈金同城生活圈”既是一種政策願景,又是一個現在進行時的實施路徑。廈金在社會、文化、經濟、生活等各個領域的密切互動,可為兩地“跨域協同治理”“跨域融合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那麼,在廈金打造“同城生活圈”的過程中,有什麼機遇、面臨何種挑戰,如何展開應對?

  一、廈金“同城生活圈”建設的機遇

  由於地緣關係緊密,廈金“同城生活圈”曾是歷史性、階段性的客觀存在。然而,由於受複雜歷史及政治因素的影響與制約,現階段的廈金“同城生活圈”並未在真正意義上成形。不過,廈金“同城生活圈”具有強大的兩岸民意支持基礎,並且兩地公權力系統也擁有較強的推動意願及動力。特別在臨近台灣選舉之際,金門成為了台灣不少政治人物,宣示推動兩岸關係發展政策願景的重要場所。這在一定程度上為廈金“同城生活圈”議題營造較為正向的輿論環境。

  (一)深厚的歷史及現實連結

  廈金兩地歷史淵源深厚,在歷史上曾存在行政隸屬關係,兩地民眾互動往來十分密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同城生活圈”是一種歷史社會常態。早期,廈門和金門的關係,主要表現為同安縣與金門的連結。從唐宋時期開始,金門便行政隸屬於同安縣,雖行政區劃幾經變更與調整,但金門與廈門依舊存在千絲萬縷的關係。明末,鄭成功據金廈抗清,行政中心設於廈門,金門主要作為軍事中樞,行政上隸屬於思明洲。〔3〕即便1914年金門設縣建制,但依舊歸屬廈門道管轄。由於行政區域的隸屬關係,金同原本就是一家,難分彼此,以至民間歌謠唱道:“浯江潯海水相連,金門同安共祖先,兩地火熏看現現,往來嫁娶結姻緣。”歷史上由於禁海、倭患、遷界等社會動盪,促成兩地百姓多次互遷,形成了“金門有同安人,同安有金門人”的族群聚落。〔4〕可見,廈金兩地在經濟、社會、文化及政治等各個層面,一度深度融合,“同城生活圈”穩固而扎實。

  2001年,廈金“小三通”開闢後,半小時的航程大大便利了兩岸民眾的往來,廈金兩地人員往來更加密切。截止至2023年5月,經由“小三通”往返兩岸的民眾高達2093萬1999人次。〔5〕目前,有相當比率的金門民眾在廈學習、生活、就業、創業及置產。以置產為例,金門民眾在廈門置產者超過兩萬人,“廈金生活圈”比金門與台灣(本島)的經貿關係密切許多。〔6〕廈門已成為金門民眾的商業中心,金門則是廈門民眾的“後花園”。〔7〕2015年1月,金門開放大陸遊客“落地簽”後,不但吸引不少廈門民眾前往金門遊玩購物,來廈旅遊的大陸其它省份民眾,也將金門當作廈門遊的延伸。大陸民眾尤其是有著地利優勢的廈門民眾“赴金遊”的便捷化,助推了雙向性、交融性的廈金“一日生活圈”的不斷形成。

  (二)強勁的民意支持基礎

  金門曾是兩岸對峙熱戰的前沿,飽嘗戰爭之苦,更知和平之不易。加上被定義為台灣的“離島”,而在法理及地理上卻隸屬福建,因此常被台灣執政當局忽視,在行政資源配置中,不斷被邊緣化。加上數十年來,廈門經濟特區的迅猛發展,一岸之隔的金門更顯落寞與孤寂。廈金兩地發展產生的鮮明落差,讓金門民眾感受更為真切。與其作為台灣的邊陲,不如再次融入閩南地區分享和平發展紅利,成為當地民眾及金門主管部門的普遍認知。因此,維護台海真正意義上的和平穩定,成為金門民眾的“最大共識”,而推動廈金“同城生活圈”建設,在金門擁有強勁的民意支持基礎。

  由於兩岸和平發展在金門具有堅實民意基礎,在“民意最大”的選舉制度下,“獨派”在金門毫無立足空間,民進黨在地民代也支持金廈通橋、共創榮景。〔8〕換言之,在金門的選民結構中,“非綠陣營”擁有絕對的優勢,民進黨在當地難有“拓票”的發展空間,即便是金門的綠營人士也不敢違逆金門的主流民意與訴求關切。據台灣“21世紀基金會”於2023年2月公佈的“台海安全民意調查”顯示,100%的金門民眾反對“台獨”。〔9〕同年2月,金門縣議會“跨黨派問政聯盟”與“無黨籍聯盟”兩大政團公開倡議重新定位金門,讓金門成為“永久非軍事區”和“和平特區”。〔10〕而對於興建“廈金大橋”議題,多數金門民眾也樂觀其成。概而言之,從安全、經濟、社會及生活等層面而言,推動廈金進一步融合發展獲得金門官方及民間的強力支持。有台媒刊文稱,金門在兩岸關係中的歷史淵源和政治地位而言,光談“和平”還遠遠不夠,因為金門已經不會成為“首戰”的戰場,“兩岸和平發展與融合”才是當代金門的戰略價值所在。隨著中斷3年的“金廈一日生活圈”重啟,金門與廈門作為探索兩岸關係深水區的試驗區,已基本具備條件。〔11〕

  (三)廈金公權力系統的推動

  目前,福建正大力推動閩台深度融合發展,著力打造台商台企登陸“第一家園”。全省各地不斷推出並細化落實各種惠台舉措,吸引台灣民眾落地扎根發展。以涉台為主要特色的自貿區致力於為台胞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各類型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也在有條不紊的推進之中。而扮演先行先試角色定位的廈門,在涉台各項政策舉措中,走在了福建其它縣市的前列。與廈門一水之隔的金門,在福建推動閩台融合發展過程中,擁有“近水樓台”的地緣優勢。加大廈金融合發展,融入閩南都市發展圈,形成“同城生活圈”,為金門發揮比較優勢、善用大陸豐沛的發展資源提供了良好時機與廣闊平台。長期以來,推進與廈門的交流及營造“廈金生活圈”一直是金門縣的施政重點之一。〔12〕金門縣歷任縣長均支持並推動該縣與福建尤其是廈門,發展更為緊密的經濟社會關係,從而在兩岸關係中,凸顯金門的角色地位。例如,2015年7月,金門縣時任縣長陳福海曾表示“許多兩岸礙於種種因素無法實施的政策,其實可以透過金門來先試先行,不但有利於風險控管,更可以促進金門的整體發展,讓金門成為兩岸交流合作的典範”。〔13〕

  事實上,與“榕馬磋商”類似,廈門與金門逐漸形成了常態化、機制化、協同化的溝通協調磋商機制。2019年1月,廈金兩地主管部門便就深化廈金交流合作的三十五個議題展開討論,決定全面加速建設“廈金共同生活圈”,並就建立完善廈金常態化工作協調機制、建立多元驅動運作機制、籌備專家諮詢智庫建設、為廈金合作頂層架構提供政策建議和合作規劃等方面形成了共識。〔14〕廈金工作對接會的常態化和機制化運作,強化兩地合作事務的溝通與協調,除了有助於推動“同城生活圈”的加速成形,也將進一步深化廈金的融合發展。

  (四)政治人物的關注與推動

  金門或與金門關係較為密切的台灣政治人物,對於金門在兩岸關係發展中的角色定位,向來較為關注。由於金門當地的主流民意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福建尤其是廈門發展更為緊密的經濟社會關係,因此反映在政治層面,表現為歷任金門縣長大多主張在台灣權力運作體系中重新定位金門。2015年7月,金門縣時任縣長陳福海表示,台灣人稱金門是“福建金門”,大陸人則稱“台灣金門”,但其實金門應是“兩岸金門”,“立足金門,連結兩岸”從來就不是口號,而是每天都在發生的事。〔15〕讓金門扮演溝通兩岸的橋樑角色,並在兩岸關係正向發展中獲得發展機會,讓金門民眾確實享受到利益福祉,是不少金門政治人物力推並期望由此獲得當地民眾支持的重要方式。其中,建設廈金“同城生活圈”,融入閩南區域發展圈更是一條可行的路徑選擇。

  而對建設“同城生活圈”將產生重要戰略意義的“廈金大橋”興建議題,也是金門歷任縣長諸如陳水在、李炷烽、李沃士、楊鎮浯、陳福海,以及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新黨主席吳成典等政治人物力挺的。甚至,退出民進黨的金門縣前縣議員陳滄江於2022年9月發起“金廈大橋建設推動促進會”,稱要“促成金廈共榮發展”,得到了金門籍民眾的積極響應。〔16〕可見,建設廈金“同城生活圈”,推動廈金深度融合發展在金門具有深厚的民意支持基礎,長期以來也成為不少台灣政治人物關注的重要焦點議題。

  二、廈金“同城生活圈”建設的挑戰

  廈金“同城生活圈”的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無疑是政治因素,其次往往淪為政治口水,成為島內政治人物操作政治攻防的選戰議題,再次是兩岸治理體系存在差異性問題,而交通往來的延續性問題也是重要影響因素,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着廈金“同城生活圈”的成形與建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