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改革開放之初的1979年,中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還不足200美元,只有很少一部分成年人接受過高等教育。如今,中國向全球南方國家傳遞的信息是:如果讓我們參與建設你們的基礎設施、幫助打造你們的數字經濟、共同建設你們的工廠、雇用你們的勞動力,你們將能實現像我們當年那樣的增長。
在越南、印尼、墨西哥、土耳其、巴西等發展中國家,人們接受了中國的提議。
最近,卡內基基金會在分析中國在印尼所取得成功的一份報告中寫道:“許多人認為中國輸出本國發展模式并將之強加給其他國家。然而,中國的參與者也借助當地行動者和機構開展工作,并適應當地傳統的做法、規範與慣例,以擴大自身的影響力。”
中國對世界的塑造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在東南亞,中國影響力的增長速度幾乎與其貿易地位的提升速度一樣快。印尼接受了中方提出的由數字基礎設施驅動、由中國供應商參與管理的發展構想。在菲律賓,小馬科斯高票當選總統在一定程度上得益於他在競選綱領中提出要加強對華經濟合作。
只能猜測未來可能出現的情形。雖然印度和中國的外交關系仍有敵意,中國在印度的投資也受到影響,但印度消費的中國商品仍在大幅增長。在外交上,中國與以色列存在分歧,對巴勒斯坦予以同情,還跟伊朗保持密切關系。不過近年來,中國對以色列的出口大幅增加。
外交不一定緊跟貿易,但現實情況正在發生變化。幾年後,這個世界可能會變得截然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