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尼克松訪華50載:中美關系的變與不變
http://www.CRNTT.com   2022-02-28 10:58:52


 
  70年代全球爭霸蘇攻美守,“中美蘇三角平衡”主導了中美關系第一個階段。

  從1972年破冰訪問到蘇東劇變,中美外交和民間往來從無到有,美國視角下的中國從對立陣營成員轉變為“友好的非盟國”,實際上重視的是中國在平衡中“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也正因如此,隨著90年代蘇聯解體,中國對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價值下降,中美關系降溫也就成為必然。但與此同時,發生在中國的改革開放讓世界看到其巨大的經濟持續發展潛力,1991年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第一次將“挑戰”用於描述中國。整個90年代,中美在人權和意識形態領域的差異被強調,美國實際上是期待通過積極接觸來改變中國,縮小兩國分歧,為自己主導的全球體系創造更多經濟機會。

  進入21世紀,美國的戰略重心轉向全球反恐戰爭,中國融入國際體系的進程也差不多完成,實力快速增長。2008年金融危機、北京成功舉辦奧運會後,美國開始重新審視國際格局和中美力量對比。2014到2015年,“吃虧”觀點在對華戰略大辯論中開始占據上風,2016年大選就在這樣的背景下進行。特朗普主政美國對華戰略再一次出現大轉向,2018年打響對華貿易戰,2020年再將應對疫情失敗甩鍋中國,中美關系跌到了過去50年最低穀。即便如此,2021年中美貿易額還是達到歷史高點。

  半個世紀來風風雨雨,中美關系的強大韌性與其跌宕起伏同樣震撼人心。中美互相需要、中美關系對世界十分重要,是兩個大國彼此尊重、合作、競爭的基礎。再過幾天,中美兩國將共同紀念《上海公報》發表50周年,那是中美兩國第一次真正平等對話的成果。回看50年,中國實力的變化和中國方向的不變,是讓美國產生危機感,幾次調整對華定位、對華戰略的關鍵。中國以不變的方向,探索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在全球治理和經濟體系中展現的實力已遠超尼克松當年的想象。相信未來50年中美關系的走向,將繼續為這種“變與不變”主導,中國必將在努力打破“修昔底德陷阱”魔咒的同時,展現重塑大國關系與匡正世界秩序的能力與定力。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