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1日,觀眾在北京展覽館參觀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新華社 |
中評社香港12月15日電/當前中國面臨一些艱巨的任務。這是與美國的全球競爭。美國對中國實施各種控制和制裁措施,意欲減緩其經濟增速并限制其獲得高新技術的機會。
俄羅斯自由媒體網12月11日發表文章稱,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會選擇什麼戰略?中國試圖同時解決多項任務,而這些任務決定了它選擇的路綫。
北京有意識地聚焦發展強大的現代工業、科學、技術、教育,并培養高素質勞動力。據世界銀行統計,制造業占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從2006年的32.5%下降到2020年的26.2%,而服務業的比重則從41.8%上升至54.5%。
中國的傳統服務業還會增長,中國將繼續發展旅游和酒店業,開設超市和健身中心,但政府和大型企業正努力確保在其他領域實現突破。
彭博社指出,從2021年到2025年,中國打算保持科技研發投入每年增加7%以上,重點發展人工智能、量子計算和半導體等先進技術。北京將重點關注前沿制造業,而不是服務業。中國有意提升自己在價值生產鏈中的地位。政府為生產最先進設備的企業提供大量稅收優惠和貸款,鼓勵它們大規模增加研發支出。
與此同時,美中貿易戰以及華盛頓對北京在技術領域的打壓,暴露了中國在高科技產業方面的短板。因此,中國企業查漏補缺,力爭在渦輪噴氣發動機、半導體等行業達到更高水平。
中國專家認為,對中國來說,在某些領域實現技術自給自足是生死攸關的問題,危機感是一大動力。
中國的科技發展規劃包括多個重點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技術裝備、新能源汽車、環保、航空航天和海洋技術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