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共享腳踏車成時尚 城市出行共享經濟大餅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3-13 06:12:10


 
化解出行“最後三至五公裡”難題

  共享腳踏車隨時取、隨處還,作為休閑用途是個不錯的選項,但許多專家與用戶均指出,作為城市公共交通的補充,共享腳踏車問世的更大意義是解決通勤問題,特別是化解人們出行“最後三至五公裡”的難題。

  從事媒體行業的廣州市民小葉是共享腳踏車的擁護者。他在接受《聯合早報》采訪時說,共享腳踏車用作短途出行工具正好,比如兩三個公交車站的距離,或者接駁到地鐵站等等,本來走路要15至20分鐘,騎車10分鐘內就搞定,“心情比走路還舒暢”。

  小葉認為,共享腳踏車很好地解決公共交通工具“最後一公裡”的問題,尤其在灰霾較多的日子裡,也可讓擁車族認真思考是否該適當放下汽車,低碳出行。

摩拜希望緩減交通擁堵與環境污染

  減少污染與低碳出行正是摩拜創辦人胡瑋煒創業的兩大宗旨。她接受中國媒體采訪時多次表示,成立摩拜是希望“讓腳踏車回歸城市”,帶動更多的人騎行,以緩減交通擁堵和環境污染。

  胡瑋煒最初的構想是:“希望我像機器貓小叮鐺一樣,當我想要一輛腳踏車的時候,我就能從口袋裡掏出一輛腳踏車騎走。”

  搭上中國創新創業的浪潮,胡瑋煒的“叮鐺夢”在2015年成真了。智慧共用腳踏車營運平台“摩拜單車”在2015年1月上路,同年底在上海試營運,并於2016年4月22日地球日當天,正式推出服務。之後,這個平台在短短九個月內高速成長,先後進入上海、北京、廣州、深圳、成都、寧波、佛山、廈門以及武漢九個城市。

十萬“鐵馬”怎麼管

  未來幾年,共享腳踏車估計還會在更多中國城市推廣開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