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2月27日,G20上海會議閉幕後,中國財長樓繼偉(中)舉行新聞發布會。(法新社) |
中評社香港4月15日電/中國擔任G20主席國,為全球治理和大國關系問題搭建了橋梁。從根本上說,G20將為主要大國如何處理我們所面臨的挑戰定調。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網4月12日載文《中國擔任20國集團(G20)主席國——地緣政治與全球治理的會合》,文章說,近幾年,人們一直通過兩個角度對國際問題進行分析。一個角度側重於地緣政治,尤其是關於在世界經濟政治實力重新分配的時代大國關系如何發展的問題。另一個角度考慮的是全球治理框架,尤其是已有的正式和非正式體制是否有能力和辦法來應對全球複雜挑戰。
中國在2016年接任G20主席國是一個具有重要象征意義的開端。這是這個非西方大國首次主持世界一流的經濟合作論壇,更何況它還是世界最重要的地緣政治集團之一。就G20峰會議程的實質而言,中國此次擔任主席是在一個重要的時刻,也就是中國不斷放緩的經濟正在與整體下滑的全球經濟走向一體化的時候。同樣,這也為思考地緣政治和全球治理提供了良機。簡而言之,國際秩序的前景如何?
毋庸置疑,我們正處於國際秩序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過去25年,國際體制——伴隨著雙贏的經濟體制——已較為穩定。但這一秩序正面臨挑戰和威脅,并不斷遭到破壞。我們面臨著出現一個雙輸的國際體制的可能性,其中包括大國間安全關系惡化、國際合作的基本架構分崩離析。
這可能是最糟糕的情況,但它似乎是合理的。各國必須保持警惕,以防出現這一結果。盡管現有大國和所謂新興大國(中國顯然是個新興大國)不可能對國際秩序持相同的觀點,但展開密集談判、討論和對話與各國都休戚相關。各國必須找到一個中間立場,這一立場既可以保留現有國際秩序中的重要元素,同時也進行適度的調整,從而使國際秩序不會崩潰。
此類討論活動可能在今年晚些時候展開。在中國接任G20峰會主席國之前,日本將擔任七國集團(G7)峰會主席國,并使一些重要議題得到凸顯。作為管理全球事務的舊秩序的代表,G7重點關注的仍是世界經濟,但它現在也格外重視跨領域的安全問題。G20則是一種新的多極國際秩序機制,已崛起的大國和新興大國可以通過該機制展開合作。但到目前為止,G20成員國僅將討論範圍局限於經濟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