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大宗商品暴跌中國獲“意外之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3-17 05:57:39


資料圖片:兩台鑽油機在濱海新區中石油原油儲備庫前運轉(2012年5月29日攝)。
  中評社香港3月17日電/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正給中國這一全球最大自然資源進口國帶來意外之財:中國趁機囤貨,並節省了大量開支。

  美國《華爾街日報》3月14日載文《大宗商品價格暴跌給中國帶來意外之財》,文章說,一些分析人士預測,中國通過擴大對低價原油、銅和鐵礦石的進口,每年總計可節省多達2500億美元。這些廉價大宗商品大多通過散貨船和油輪運抵中國港口。

  澳大利亞綜合性集團Starfort Holdings的董事長肯尼思•柯蒂斯稱,工業大宗商品價格下跌令中國成為大贏家。他估計,受油價自去年夏季以來已下跌一半的影響,中國日均原油進口成本將減少逾6億美元,全年將減少2000億美元以上。

  這一節省的額度相當於中國政府為通過建立貿易和運輸往來增進與鄰國關系而宣布的投資倡議總規模:其中500億美元用於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400億美元用於絲路基金,100億美元用於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南非聯合出資創建的新開發銀行以及410億美元用於相關應急基金。

  中國財政部發布報告稱,今年計劃斥資1546億元人民幣用於儲備糧食、食用油以及其他物資,較2014年的開支增加33%。去年,中國大宗商品庫存量上升22%。

  在貿易順差保持穩定並擁有近4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的情況下,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又為中國節約了大筆資金,從而也使其更有財力幫助俄羅斯和委內瑞拉等陷入困境的產油夥伴國。

  曾任高盛亞洲公司副董事長的柯蒂斯說,上述數字令人難以置信,按照這個速度,過去兩周裡省下的資金就足以支付中國在拉美的新投資,包括對委內瑞拉的救助款項。

  美國企業研究所學者史劍道說,中國與委俄兩國都簽訂了長期供油合約,北京相信雪中送炭的做法將提升自身的長期戰略利益,當油價反彈時這兩國會對中國心存感激。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