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霧籠罩在北京上空,央視新址大樓只能看到一個模糊輪廓。 |
中評社香港3月5日電/一年一度的政治盛會“兩會”開幕前幾天,中國被央視前主播柴靜的紀錄片《穹頂之下》引發的霧霾輿場籠罩,目前點擊量已過億。柴靜以其獨有的敘事方式,喚起了億萬長期“吸霾”的中國民衆的共鳴,不啻是中國民衆對環保意識的新啓蒙教育。
美國《僑報》3月3日載文《刺破霧霾“穹頂” 關鍵在於打破利益格局》,文章說,消除霧霾,重塑藍天,留住“Apec藍”,已成為中國民生改善的當務之急。繼去年的“兩會”之後,相信在今年全國“兩會”上,防治大氣污染仍舊是熱議話題。
治理霧霾問題並非新話題。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發展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與之相伴而生的則是環境的污染。無論從歷史上看還是東西方的比較上看,“資本邏輯”和“公益邏輯”總是一個矛盾綜合體,資本的增值逐利本性從其誕生就一直存在,而環保、公益的邏輯則要求企業、政府用普惠的思維為公衆的健康、權益訴求著想。
很多西方發達國家在經濟快速發展階段都出現過霧霾遮日(如倫敦、洛杉磯)的現象。中國經歷的這一階段與經濟體制轉軌階段高度重合。但絕不能說,西方走過的彎路,中國就一定要再走一次。時代不允許,民衆也不允許。
柴靜紀錄片的意義在於將霧霾問題公衆化,將這一關涉每個生命的呼吸的議題送到民衆身邊,喚起每個個體的“終極關注”。公民要參與,企業要擔當起他們的社會責任,“穹頂”的“大鍋”之下,沒有漏網的特權者。
當然,目前中國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能源消耗大,能源結構也不合理,有一些企業環保意識差,有關部門的監管不夠有力,使得民衆“吸霾”成為常態。
中國仍處於“污染爬坡期”,即將實現工業化中級階段,既要發展、又要治污,其背後是“發展權”與“健康權”的博弈。但是,這不能成為推卸責任的借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