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能從一戰中學到什麼?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7-30 08:57:18


資料圖:法國西北部努瓦耶勒市的“諾萊特”華工墓園是歐洲最大的華工墓園,此處長眠著842位一戰中捐軀的華工。
  中評社香港7月30日電/本月迎來第一次世界大戰百年紀念日,不過,一戰並非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事實上,除了日英盟軍在一場鮮為人知的戰役中占領了山東青島的德國駐地以外,那場戰爭發生在遠方,大多數中國人根本不知道。但一百年後,隨著中國成為全球強國,那場歷時51個月的戰爭有一些經驗教訓對中國具有重大意義。

  香港中美聚焦網7月25日載文《中國能從一戰中學到什麼?》,文章說,首先,那場戰爭告訴我們,與普遍看法相反,全球化和經濟上的相互依賴並非和平與穩定的保障。一戰前,世界經歷了聲勢浩大的全球化,跟現在一樣,經濟融合被認為是世界政治的黏合劑和國際衝突的解毒劑。而隨著一戰爆發,全球化戛然而止。如今我們又聽到有人在說,由於現代經濟體相互關聯,國際戰爭不大可能爆發。

  中國應當從一戰中學到的是,全球化世界比看起來更脆弱。國內壓力會在經濟上相互交織的國家間製造嫌隙,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導致戰爭。真正的“大幻覺”是臉譜網、麥當勞和自由貿易協定能讓世界免於衝突的想法。假如世界經濟繼續苦苦掙扎,那麼20世紀初全球化在歐洲曾遭遇的強烈抵制就會再現。

  第二個教訓與錯綜複雜的聯盟所帶來的危險有關。一戰以經典的例子證明了聯盟義務會把局部衝突變成全球性衝突,迫使大國代表小附庸國互鬥。早在一戰爆發百餘年前,喬治·華盛頓總統就在他的告別演講中強調了複雜聯盟關係的危險性。他的告誡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才得到關注。但緊接著美國就簽署了令北約得以成立的1949年《北大西洋公約》,不久又與日本簽署了《日美安保條約》。

  如今,華盛頓大約有60個簽約盟友。看起來,美國不大可能會因為東中國海的島嶼與日本聯手對華開戰,也不大可能因為某個前蘇聯共和國的零星土地與俄羅斯打仗。但一百年前法國和英國也曾同樣不大可能因為塞爾維亞的一場小衝突而與德國和奧匈帝國開戰。但當年這一切發生了,還可能再次發生。隨著美國在東歐和亞洲的聯盟義務越來越錯綜複雜,中國應當避免落入聯盟陷阱。中國的朋友和經濟夥伴的數目無疑處於上升趨勢,但有人批評它在世界上沒有戰略盟友。然而,缺少戰略聯盟未必應當被視為麻煩。一戰告訴我們,聯盟並不總帶來安全。事實上,許多時候恰恰相反。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