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12月13日,南京舉行國際和平集會悼念南京大屠殺30萬同胞遇難76周年。 |
中評社香港3月12日電/《日本新華僑報》3月3日載文《“雙日”設立後中國更應重視日本侵華遺跡保護》,摘要如下:
2月27日下午,中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表決通過,將9月3日和12月13日分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同日,有報道指出,由於年久失修、人為損壞、自然災害等因素,山東省濰坊市坊子區部分德、日殖民時期的建築損毀嚴重。對此現狀,國內外不少專家學者呼籲,加強保護這些承載著特殊歷史的百年建築,為後人留下更多的歷史記憶。
28日,媒體從侵華日軍第731部隊罪證陳列館獲悉,為最大程度延展“731”遺址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揭露侵華日軍罪行,今年哈爾濱市將正式啟動“731”新館建設,打造“731”戰爭遺址公園。
上述事件相繼發生,均圍繞抗戰紀念這一主題。毋庸贅言,在甲午戰爭已過去120年、明年即將迎來抗戰勝利70周年之時,中國設立“雙日”,意在讓民眾牢記歷史,勿忘國恥,增強民族凝聚力。在具體實施層面,重視並採取措施保護日本侵華遺跡,尤應成為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這裡所指的日本侵華遺跡,涵蓋寬泛,包括像侵華遺址這樣的有形建築、慰安婦等飽受蹂躪和摧殘的群體、記錄了侵略計劃和陰謀的書信檔案,等等。如此擴大範圍,目的不外乎盡可能還原、再現歷史的全貌,明確保護的意義和必要性。
首先,中國保護日本侵華遺跡,有助於更好地對國內民眾開展歷史教育。
首相參拜靖國神社,高官就慰安婦、南京大屠殺等侵略行徑屢屢口出狂言,甚至聲稱索賠權問題因《日中聯合聲明》已不存在,種種跡象顯示,日本的右翼傾向正在加劇;在中國國內,隨著時間的流逝,如今的年輕人對於那段歷史了解甚少而且存在隔閡,也是不爭的事實。由是,除了對歷史教育給予應有的重視,為了確保效果,採用哪些手段,同樣是需要考慮的。
不妨從傳播學的視角切入。信息傳播過程中,符合受眾認知特點的傳播渠道、方式,能夠促進對信息的接收、理解。日本侵華遺跡作為歷史的見證,是再恰當不過的教材,雖然無言,卻直觀形象,便於人們了解、牢記中華民族曾經的屈辱。這樣的教育效果,顯然勝過抽象空洞的口號說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