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改革須以行動換回共識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1-19 09:47:00


 
  民眾不信任的心理潛台詞是:“你列出這麼多大計,你做得到嗎?我們已被騙過不止一次了!”。而另在一些自由派知識分子眼中,這次的改革“清單”即使都完成也不足夠,像一名觀察者直接寫的:“時代的需求已經不是所謂改革哪怕是全面改革,時代的需求已經只是轉型——徹底轉型尤其是政治轉型。救黨保權的初衷無非是以“全面改革”回避轉型。這才是最大的矛盾和挑戰所在。”

  尖銳的批評讓人們更清楚感覺到社會的不滿,也更體會到《決定》是如何小心把握著平衡、權衡利弊——一方面高層在公有制定位,意識形態、輿論導向和一黨執政等核心問題的立場沒有改變;與此同時高層深知,除了上述以外,其他許多方面都是不改不行了。

  這其實真是一場生死一線的改革。《決定》全文顯示,改革的矛頭更多是指向政府內部的官僚特殊利益集團,因為現有社會尖銳矛盾的根源大多來自體制內,來自於腐敗、來自政府權責不清,過分介入市場等等。

  習近平這次成立了兩個新機制——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以及國家安全委員會,來實現改革。跡象顯示,他將直接統領這兩個機構,並成為自鄧小平以來最具實權的中共領導人,類似於西方政體中的“實權總統”。

  “新集權”等批評也應運而生,但估計中共領導人此時還顧不上這些批評,目前他急需實現的,是在任期內以具體的改革行動來換回改革共識。現階段中,能夠落實《決定》,實現威權領導下的法治,已是一場硬仗,一個理想且不易達成的目標。

  客觀地說,這一代領導人,也就是歷代中共領導人中其中的一代,過高或過低的期望都不適當。他有希望成為有作為的一位,以對得起個人的責任與歷史,但也不可能超越歷史。中國是否要民主化,以及如何民主化的長遠問題,需要更多後代的中國人,上下合力來尋找答案。(作者韓咏紅)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