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譯:中國開啟新一輪經濟改革 行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1-18 00:39:53


作者認為,中國新一輪的經濟改革與理想狀態有所差距,但在方向上正確,同時還顯現出領導班子改革的意願。
  中評社香港11月18日電(記者 陳承編譯報道)本月15日,在三中全會落幕後,新華社發布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這份文件宣布了一系列在金融方面實施的改革措施,引起各界媒體關注。

  針對《決定》裡提及的金融改革措施,美國彭博社(Bloomberg)專欄作家馬修•克萊恩(Matthew C. Klein)撰文指出,當前中國經濟最大的問題就是過度的投資和個人消費不足。文章認為,《決定》所頒布的系列經濟改革措施雖與理想的狀態還有所差距,但在方向上都是正確的,同時這些改革措施也表明出新的領導班子願意實施改革來應對中國經濟所面臨的挑戰。文章編譯如下:

  常期以來,西方觀察家們都誤讀有關中國的事件。即使如此,本周中共三中全會之後宣布的三條決定還是讓人看到希望。

  根據中國官方新聞通訊社新華社的報道:私人投資者將被允許在監管之下興辦銀行來為中小型企業服務;政府將向國有借貸銀行徵收更多的股利;只准生一胎的計劃生育政策將被允許生二胎的生育政策所取代。儘管這三項措施還不足夠讓中國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但毫無疑問,這些措施會幫助解決中國最大的問題:過多的投資和匱乏的個人消費。

  去批評一個持續快速發展了幾十年的國家的經濟政策或許有一點奇怪。但是有見地的觀察家們一直以來都對中國政府把注意力集中在大型基建項目的建設上表示出擔憂,因為這不僅浪費了資源,而且不必要地剝奪了各個家庭像樣的生活水平。在這些觀察家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北京大學的邁克•佩蒂思(Michael Pettis,卡耐基基金會高級副研究員、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金融教授),他認為中國政府需要主動採取措施提升普通百姓的收入,從而取代過度投資的現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